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6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5
    育种·栽培
    垄作和覆膜下盐碱地水盐运移和大豆产量的变化
    梁新书, 张凯, 廉晓娟, 王艳, 薛铸
    2024, 63(6):  1-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1
    摘要 ( 239 )   PDF (1651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择河北省黄骅市中度盐碱土区布置夏播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田间试验,共设平播(对照)、平播覆膜、垄作及垄作覆膜4个处理,研究垄作和覆膜对土壤水盐运移和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平播方式相比,平播覆膜处理对土壤水盐运移和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垄作处理能显著改变土壤水盐分布,特别是大豆生长中后期降雨量开始减少后,垄作定植沟会产生叠加集雨效果,显著提高大豆生长中期0~20 cm和20~40 cm土壤含水量,减缓作物生长后期向表层返盐进程,有效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对保障大豆植株生长和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可增产27.2%;垄作覆膜处理效果与垄作处理类似,覆膜措施影响不显著。垄作技术可以作为滨海盐碱地夏播大豆种植的农耕措施。
    微量元素在油菜种子引发中的调控作用及实用性
    邓凤玲, 李春生, 顾建伟
    2024, 63(6):  5-1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2
    摘要 ( 149 )   PDF (4087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油菜(Brassica napus L.)种子活力以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阶段的抗逆性,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不同微量元素组合间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油菜种子活力提升效果最佳的元素组合,并进一步验证了该组合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5.0 mg/L)、B(5.0 mg/L)、Zn(100.0 mg/L)、Mo(1.0 mg/L)对油菜种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微量元素配比组合为Se(6.7 mg/L)+B(7.5 mg/L)+Zn(82.3 mg/L)+Mo(4.6 mg/L),在此配比组合处理下,幼苗期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量提高且幼苗的抗逆性也有明显增强;不同品种中的应用试验证明该配比组合处理可显著提高其单株产量(P<0.05)。
    资源·环境
    基于GTWR模型的安徽省气候对水稻生产力影响的时空分布规律
    曹浩然, 孟梅
    2024, 63(6):  12-2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3
    摘要 ( 146 )   PDF (1499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气温和降水量作为气候变化的2个因素,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20年气温、降水量及水稻产量数据,使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分析气温与降水量2个因素对水稻产量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安徽省各市水稻年平均产量在时间上出现持续波动的现象,在空间上也存在特定的集聚现象;安徽省西北部地区气温、降水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蚌埠市正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在安徽省所有城市中,淮南市和六安市的水稻产量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最为明显,而淮北市水稻产量受气温和降水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说明该地区其他因素对水稻产量具有更深影响。
    硅基叶面阻控剂对水稻的控镉效应
    康兵, 顾祝禹, 皮杰, 黄博阳, 李文超, 唐东海
    2024, 63(6):  22-2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4
    摘要 ( 126 )   PDF (1649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中轻度Cd污染区域开展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用量的硅基叶面阻控剂对土壤有效Cd、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器官Cd含量及Cd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阻控剂不能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但能调控Cd在水稻器官中的转运与富集,与不施叶面阻控剂对照相比,水稻根、茎、叶与稻米中Cd含量分别降低13.06%~27.03%、17.39%~36.96%、14.89%~42.55%、11.11%~32.83%,水稻对Cd的富集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稻米。水稻植株中Cd从根到茎(TF根-茎)、茎到叶(TF茎-叶)、叶到稻米(TF叶-稻米)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6~0.42、0.47~0.53、0.42~0.50,其中根到茎的转运系数最低,且随叶面阻控剂用量的增加其转运系数逐渐降低。施用一定量的叶面阻控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水稻产量,从经济成本和降镉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用量为4 500 mL/hm2时,成本低廉且效果较佳。
    1980—2020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驱动因子分析
    陈方磊, 王计平, 程复, 谢海燕
    2024, 63(6):  27-3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5
    摘要 ( 135 )   PDF (9890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日降雨量、DEM、土壤类型、泥沙含量及多期NDVI等数据,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国家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近41年延河甘谷驿流域土壤侵蚀动态与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80—2020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平均侵蚀模数分别为6 746.30、5 740.28、6 389.56、5 450.46、5 480.56 t/(km2·年)。1980—2000年研究区整体侵蚀强度逐渐增强,强烈及以上等级侵蚀面积占比逐渐增加,表现为“增蚀升级”的特点;2000年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开始降低,强烈及以上等级的侵蚀面积减少,总体表现为“减蚀降级”的特点。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随着坡度的升高而加剧,同时发现海拔1 000~ 1 200 m和1 200~1 400 m是研究区内侵蚀发生的主要高程带。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因子解释力最为突出,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大面积的耕地向林草地转换是使得研究区2000年后土壤侵蚀强度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土壤侵蚀各影响因子的协同作用明显强于单一因子的影响。
    环塔里木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及空间分异机制
    王梦杰, 胡江玲, 张赛赛
    2024, 63(6):  35-4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6
    摘要 ( 129 )   PDF (10040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环塔里木经济带1990年、200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时空变化,并在地理探测器工具的支撑下探究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的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草地、水域和林地面积均减少,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增加;从外围山地向中部盆地,ESV存在明显的波动式递减现象;ESV冷热点呈“外部呈环状热点散布、内部呈片状冷点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环塔里木经济带ESV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未利用地占比、气象因子和高程,各因素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增强关系,自然因素的解释力高于社会经济因素。
    艾丁湖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多样性及抗辐射特征初探
    张怡洋, 刘阳, 阮迪, 张璐, 刘光琇, 陈拓, 张威, 薛林贵, 章高森
    2024, 63(6):  44-5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7
    摘要 ( 116 )   PDF (6690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新疆艾丁湖地区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的多样性及抗辐射相关特征,以去除盐组分的R2A为基础培养基,在NaCl浓度为50~300 g/L范围内对艾丁湖地区湖边滩涂沉积物和湖周盐碱地中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经16S rRNA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共得到80株好氧嗜盐细菌。湖周盐碱地的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数量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物种丰富度也显著高于湖边滩涂沉积物;其中,中度嗜盐菌不仅数量多且多样性丰富。分离所得的好氧嗜盐细菌隶属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22个属;其中,厚壁菌门(70.00%)是优势菌门,Bacillus(45.00%)是优势菌属。此外,还分离得到19株高度嗜盐的潜在新种。分离所得的80株可培养好氧嗜盐细菌中有34株在100 J/m2的UVC辐照后存活率(SR)大于10%,属于Bacillus的嗜盐-抗辐射细菌占25.00%;分离自100 g/L NaCl的Streptomyces sp. ALP-8和Streptomyces sp. ASS-29的抗辐射能力最强,SR分别为67.23%和65.73%;极端嗜盐细菌Staphylococcus sp. ASS-5(分离自300 g/L NaCl)、Sediminibacillus sp. ALP-17(分离自250 g/L NaCl)和Kocuria sp. ASS-27(分离自250 g/L NaCl)的SR也在50%以上。
    微塑料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旺望, 张乐, 蔡慧, 田智全, 张兆威
    2024, 63(6):  53-5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8
    摘要 ( 162 )   PDF (1659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微塑料是尺寸小于 5 mm的塑料颗粒,在土壤中数量多且持久性强,引发了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微塑料会通过根部或叶片进入作物体内,会对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产生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微塑料进入作物体内的途径及作物体内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并探讨了不同微塑料对作物发芽率、生物量、光合作用、氧化应激系统、营养物质、基因表达等的影响,发现微塑料对作物的影响因微塑料特性、作物种类和环境因素而异。在某些试验条件下,微塑料对作物没有影响或有积极影响。然而,更多研究表明,微塑料抑制作物生长,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并且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向上富集,影响人类健康。
    基于AHP法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评估
    朱冬梅, 王加义, 朱祯子, 李丽容, 林文明, 陈家金
    2024, 63(6):  60-6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09
    摘要 ( 133 )   PDF (2470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摸清福建省武平县黄金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的气候品质特征,利用武平县2012—2021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查阅文献和专家经验法明确影响黄金百香果品质的气象关键期和关键因子,构建品质气候适宜度指标和气象灾害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集成法建立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评估模型,得出气候品质评估指数,划分气候品质等级并开展评估,最后将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与果实实际品质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影响武平县黄金百香果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采摘前30 d的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日温差、采前60 d的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和高温。从武平县3个不同采摘阶段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来看,9月上旬各乡镇采摘的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指数均在2.0以上,产出的百香果品质最高,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摘的品质次之。不同年份黄金百香果的平均气候品质指数为2.1~2.7,其中2014年最高。近10年武平县黄金百香果优和特优等级比例高达94.4%,其中特优等级比例达35.2%,尤以象洞镇表现最好。
    1980—2020年郑州大都市区“三生”功能演化特征及其优化路径
    贾琦, 尹泽凯, 张超玉, 刘毅洁, 燕宏宇
    2024, 63(6):  66-7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0
    摘要 ( 96 )   PDF (11265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聚焦郑州大都市区1980—2020年“三生”功能的演化特征,以土地利用分类数据为依据,采用GIS空间探索性分析法测度郑州大都市区“三生”功能特征,并分类提出优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郑州大都市区的生产和生态功能持续下降,以郑州主城区为中心的生活功能则快速扩张;都市区生产功能持续东移,生活功能不断聚集在各地市建成区周边,生态功能集中在西部山区和黄河沿线,呈分散和破碎化趋势;郑州大都市区“三生”功能综合水平较高区域多位于由荥阳—新郑—中牟围合而成的区域,且不断向核心区域集聚,指标呈提升趋势。遵循提升复合型功能用地占比,适当扩大生活功能用地,集约利用生产功能用地并加强产城融合功能,科学布局“三生”功能的数量占比等原则,提出了“三生”功能在空间分配上的均衡性布局策略,以期促进郑州大都市区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利用。
    植物保护
    不同雌雄成虫密度及性比对红彩瑞猎蝽繁殖力和寿命的影响
    游梓翊, 夏长剑, 蒲小明, 孙郑, 邓海滨
    2024, 63(6):  75-8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1
    摘要 ( 126 )   PDF (2318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室内条件[温度(28±1) ℃,相对湿度70%±7%,光照周期16 h(L)∶8 h(D)]下,测定不同雌雄成虫密度(雌∶雄=1∶1、2∶2、3∶3和4∶4)和不同性比(头/盒)(雌∶雄=1∶0、1∶2、1∶3、1∶4、2∶1、3∶1、3∶2和4∶1)对捕食性天敌红彩瑞猎蝽(Rhynocoris fuscipes Fabricius)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孵化率、寿命和子代雌雄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彩瑞猎蝽成虫繁殖存在孤雌生殖现象,可产下有效卵。不同雌雄成虫密度和雌雄性比对红彩瑞猎蝽产卵前期和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对产卵期、产卵量、子代雌雄性比和雌雄成虫寿命有显著影响,总产卵量随着配比中雌成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每雌产卵量和孵出若虫数量逐渐减少;雌成虫、雄成虫平均寿命均随着雌雄成虫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雌雄性比为2∶1的处理平均产卵期最长(39.5 d),平均每雌产卵量最高(136.40粒),每雌孵出若虫数最多(130.30头)。在交配过程中,红彩瑞猎蝽成虫密度过大会出现种内互残现象,基于研究结果中各项繁殖力和寿命参数结果,雌雄性比2∶1是人工饲养红彩瑞猎蝽成虫繁殖的较佳密度和性比。
    环境友好型害虫诱捕器对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
    李隆琦, 李远川, 李一璇, 刘琦, 侯如燕, 杨云秋, 黄衍章
    2024, 63(6):  81-8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2
    摘要 ( 146 )   PDF (200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自制环境友好型简易害虫诱捕器,研究不同颜色组合粘虫板对皖南茶园主要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及其环境安全性。结果表明,5种颜色组合以金黄-橘红色和金黄-正红色对茶园刺吸式害虫的诱捕效果相对较好,其诱集数量分别为105.6头/盏和102.4头/盏。以金黄-橘红色、土黄-正红色和橙黄-正红色对益虫的诱集数量较小,分别为16.2、19.4、17.4头/盏,诱集益害比分别为0.15、0.20和0.18,且金黄-橘红色组合粘虫板诱捕的昆虫多样性指数最低(1.767),对茶园生态环境较为友好。利用金黄-橘红色和金黄色粘虫板按495盏/hm2连续诱捕105 d,对茶园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14%和42.86%。
    福寿螺与本地螺种在干旱胁迫下的存活率与生理响应差异
    陈映僮, 张春霞, 姚富成, 肖泽恒, 章家恩
    2024, 63(6):  86-9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3
    摘要 ( 118 )   PDF (2631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比较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部分本地螺种耐旱能力的差异,探究福寿螺成功入侵的机制,测定了不同干旱时长下成年以及幼年的福寿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和梨形环棱螺(Sinotaia quadrata)的存活率,并分析了干旱胁迫对3种螺体内自由水、结合水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的存活率远高于梨形环棱螺;中国圆田螺的自由水含量最高,而福寿螺管理自身水分能力最强。福寿螺的CAT(过氧化氢酶)活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T-AOC(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在干旱胁迫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高于2种本地螺。3种螺耐旱性表现为福寿螺>中国圆田螺>梨形环棱螺。
    化橘红挥发油对罗汉果斑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
    詹鑫婕, 陈乾平, 蒋妮, 宋利沙, 丘卓秋, 黄琦, 潘丽梅, 冯世鑫, 白丹宇, 蒋水元
    2024, 63(6):  94-9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4
    摘要 ( 108 )   PDF (3209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平板抑菌法结合盆栽防治试验测定化橘红(Citri grandis Exocarpium)挥发油对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斑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病原菌菌丝体的形态及测定挥发油处理病原菌菌丝体后处理液的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探究化橘红挥发油的抑菌机理。平板抑菌结果表明,化橘红挥发油稀释≤1 000倍对罗汉果斑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100.0%,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倍的抑制率(88.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化橘红挥发油稀释1 000倍,45%戊唑·咪鲜胺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乳油对罗汉果斑枯病病斑扩展的抑制率均在80.0%以上,且均显著高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制率(70.68%)。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化橘红挥发油处理7 d的病原菌菌丝呈念珠状膨大并有断裂现象。菌丝体与化橘红挥发油共培养结果表明,混合液的电导率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着化橘红挥发油处理浓度的加大、互作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浓度为2.0 g/L的化橘红挥发油与病原菌菌丝共培养48 h,培养液的电导率为279.208 μS/cm,为各处理最大值;挥发油终质量分数0.2%、作用60 h后,培养液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90.6 μg/mL,为各处理的最大值。
    园艺·特产
    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差异
    张艳梅, 仝佳音, 郝连奇, 杨方慧, 赵碧, 汤海昆, 马玉青, 夏丽飞, 孙云南, 浦绍柳
    2024, 63(6):  99-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5
    摘要 ( 139 )   PDF (1637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云南大叶种鲜叶进行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以找出最优加工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大叶种白茶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大叶种长叶白毫为试验对象,采用蓝光和黄光2种光质萎凋,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种光质处理后,感官审评总分均高于对照(室内自然凋萎),综合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为黄光、蓝光、对照,得分分别为92.5、91.8、89.2。经过2种光质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其中黄光优于蓝光。经过2种光质处理的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黄光萎凋显著提高了云南大叶种白茶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的含量(P<0.05),蓝光次之,对照最低;与对照相比,2种光质处理均提高了水浸出物含量,蓝光提高幅度大于黄光;2种光质处理均降低了茶多酚含量,蓝光降低幅度大于黄光。试验茶样共鉴定出93种香气组分,其中对照58种,蓝光萎凋57种,黄光萎凋55种。黄光萎凋、蓝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的茶样芳樟醇相对含量分别为65.43%、62.70%、61.36%。不同光质萎凋有助于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提升,其中黄光优于蓝光。处理过的茶样香气、滋味等均比常规加工工艺有较大的改善,是加工云南大叶种优质白茶的方法。
    四种润楠属植物在荆州市的越冬表现
    赵振豪, 张文文, 尚莉莉, 曾小艳, 胡蝶
    2024, 63(6):  105-1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6
    摘要 ( 109 )   PDF (7843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4种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进行越冬耐寒性比较试验,比较越冬前后叶片所受冻害程度,测定越冬前后各叶片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叶片中色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经过自然低温后,小果润楠(Machilus microcarpa)受冻害程度最轻,能够成功越冬,而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凤凰润楠(Machilus phoenicis)以及长梗润楠(Machilus duthiei)受冻害损伤程度较大。综合评价表明4种润楠的耐寒性表现为小果润楠>长梗润楠>凤凰润楠>宜昌润楠。
    蓝莓叶面喷钙对果实短期贮藏品质的影响
    尹宗艳, 张贤聪, 廖玲, 卢文, 赵梓茗, 王迅
    2024, 63(6):  111-11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7
    摘要 ( 123 )   PDF (2181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蓝莓果实品质,延长采后贮藏期,以蓝莓品种奥尼尔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无机钙和有机螯合钙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明确蓝莓叶面喷施钙肥的种类、浓度及时期。结果表明,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叶面喷钙处理,果实成熟时硬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相比对照(喷施清水),不同钙处理均增加了果实单果重,降低采后失重率。采后贮藏8 d,0.9 g/L EDTA螯合钙处理的蓝莓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0.3 g/L氨基酸螯合钙处理的蓝莓果实花青素含量最高。幼果期+转色期+成熟期叶面喷钙有利于蓝莓贮藏,有机螯合钙对蓝莓内在品质的提高效果优于无机钙。
    基于高温半致死温度的13个牡丹品种耐热性评价
    余昕, 陈法志, 刘忠, 陈志伟, 戢小梅, 李秀丽
    2024, 63(6):  116-12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8
    摘要 ( 113 )   PDF (231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13个牡丹品种的LT50为51.31~59.73 ℃,其中B24的LT50最高,为59.73 ℃,而海黄的LT50最低,为51.31 ℃。利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聚类法,将13个牡丹品种分为3个类群,B24、太平红、B10、凤丹荷和凤丹白属于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7.70 ℃;香玉、莲鹤、五星玉、岛锦和垫江红属于中度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6.32 ℃;ZB1、泼墨紫和海黄属于不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3.32 ℃。
    打顶期和留叶数对茄衣品种云雪1号产质量的影响
    沈俊儒, 王振充, 唐旭兵, 任龙辉, 方保, 甄安忠, 孔垂思
    2024, 63(6):  121-12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19
    摘要 ( 104 )   PDF (2453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云南茄衣品种云雪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9种封顶期和留叶数处理,研究打顶期和留叶数对雪茄烟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和芒市遮放镇两地种植的云雪1号在打顶时间相同时整体上均为留叶数18片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更佳。在留叶数相同时,芒市遮放镇在选择中心花开放50%打顶表现出的经济性状更佳,潞江镇则为中心花开放10%打顶表现出的经济性状更佳。互作分析显示,留叶数对茄衣的产量、产值影响最大,其次是打顶期。打顶期与留叶数的互作影响最小。
    道地中药材金果榄种子育苗技术
    司海倩, 封海东, 刘三波, 韩明清, 马兆成, 游景茂, 张泽志
    2024, 63(6):  125-13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0
    摘要 ( 105 )   PDF (671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金果榄(Tinosporae Radix)基原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 (Oliv.) Gagnep.]实生种子进行大棚育苗,并检测一、二年生金果榄种苗的农艺性状及二年生金果榄种苗干燥块根的古伦宾含量。对一年生金果榄种苗喷施MS营养液,检测其农艺性状并分析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果榄种苗株高、主根长、块根随种植时间呈增长趋势,二年生苗叶片数在6—7月无明显增加;种苗叶形指数、块根形指数分别在5月龄、17月龄后无明显变化;二年生金果榄种苗干燥块根EP理论塔板数均>5 000、古伦宾含量均>2%,水分含量均<13.0%,符合药典规定。MS营养液处理促进了一年生金果榄种苗株高增长、叶片数增加和块根的形成,种苗株高、叶宽、茎粗与地下块根鲜重呈显著正相关,块根鲜重与块根纵径、块根横径、块根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块根横径、块根纵径、块根形指数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形指数与叶长、叶宽之间无相关关系,而块根形指数与块根纵、横径之间呈正相关。
    基于GIS-AHP的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薛国宇, 彭梦威, 卫红
    2024, 63(6):  131-13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1
    摘要 ( 111 )   PDF (1054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河南省孟津县乔庄村、卫坡村、石碑凹村、大阳河村、横水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状况三方面选取21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数据,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及得分,评价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结果表明,人文景观资源(0.402 7)权重最高,生态环境状况(0.367 3)次之,自然景观资源(0.230 0)最低。孟津县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整体得分为3.746分,评价等级为良。横水村(4.07分)和乔庄村(4.05分)整体景观资源最好,卫坡村(3.78分)和大阳河村(3.61分)次之,石碑凹村(3.22分)情况欠佳。
    畜牧·兽医
    鸡新城疫抗体消长规律及血清抗体稳定性
    蒋玲艳, 王林果, 张在, 于乐, 秦张善
    2024, 63(6):  137-14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2
    摘要 ( 128 )   PDF (1610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鸡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血清抗体稳定性,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测定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免疫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及经室温、4 ℃、-20 ℃、-80 ℃反复冻融和加热等不同方式处理的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试验鸡于1日龄和21日龄用灭活疫苗免疫两次后,在第二次免疫后14 d新城疫抗体平均效价达到8.1 log2,35 d达到最高值为8.9 log2;免疫后70 d抗体效价保持在7.8 log2,且自二免后14~70 d,新城疫抗体效价维持在7.8 log2~8.9 log2。血清新城疫抗体在室温和4 ℃相对稳定,室温下放置13 d对新城疫抗体效价几乎无影响;但4 ℃保存9 d,对新城疫抗体效价有一定影响,且差异显著(P<0.05);56 ℃下30 min对新城疫抗体效价无影响;反复冻融3次对新城疫抗体效价影响极显著(P<0.01)。肉鸡于1日龄和21日龄用灭活疫苗免疫两次后,新城疫抗体水平高,且高水平抗体维持时间长。鸡血清新城疫抗体可耐56 ℃加热,室温保存活性稳定,反复冻融则影响其效价。
    藻蓝蛋白对小鼠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
    邵丽林, 解佑银, 张雷芳
    2024, 63(6):  141-15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3
    摘要 ( 106 )   PDF (15332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藻蓝蛋白(CPC)对小鼠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将ICR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Mod)、空白敷料组(BD)、藻蓝蛋白敷料组(CPC TDD)和藻蓝蛋白敷料+藻蓝蛋白腹腔注射组(CPC+ip.)5个处理组进行小鼠烫伤试验。结果表明,CPC TDD组和CPC+ip.组伤口愈合时间最短,可以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藻蓝蛋白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对皮肤损伤的愈合起到促进作用。
    绞股蓝多糖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王欣雨, 金鑫, 杜倩笙, 唐非台, 刘可可, 董胤余, 王晓丽
    2024, 63(6):  151-15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4
    摘要 ( 107 )   PDF (1656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 μg/mL)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多糖(GPP)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探讨GPP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中性红法、Griess法、CCK8法、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殖、细胞因子(NO、LDH、TNF-α、IL-1β)的分泌量、CaMGSα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GPP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随着GPP浓度的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当GPP浓度为50.0、100.0、200.0 μg/mL时,吸光度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GPP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吞噬能力强于空白对照处理,GPP浓度为200.0 μg/mL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最强;GPP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LDH、TNF-α和IL-1β的分泌;GPP上调CaMGSα基因的表达,GPP浓度为100.0、25.0 μg/mL时CaMGSα基因表达量分别达到最高。
    舍饲条件下藏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毒力和粘附因子基因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李龙, 谭占坤, 李文凤, 刘锁珠
    2024, 63(6):  156-16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5
    摘要 ( 99 )   PDF (1626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藏仔猪腹泻,采用PCR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西藏林芝市舍饲藏仔猪分离的102株腹泻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毒力基因、粘附因子基因和耐药性进行检测。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检测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是F18(45.10%),其次是F4(15.69%),所有菌株均未检出F41基因;102株菌株中有37株菌株未检出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毒力基因中检出率最高的是Stx2e基因(25.49%),其次为STbEAST-1基因(21.57%)和STaSTb基因(17.65%)。大肠杆菌菌毛粘附因子基因和非菌毛粘附因子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检出AIDA-1基因的菌株中菌毛粘附因子基因(F18F4)的菌株占比为44.73%,在检出paa基因的菌株中菌毛粘附因子基因(F18F4)的菌株占比为54.17%;在检出eae基因的菌株中没有检测到F4基因。大肠杆菌对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和链霉素表现出高的耐药性,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大肠杆菌菌株数占总菌株数的86.27%。
    贮藏·加工
    纳米纤维素在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中的应用
    白家峰, 梁永伟, 刘远上, 胡志忠, 刘鸿, 宁振兴, 熊亚妹, 许春平
    2024, 63(6):  161-16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6
    摘要 ( 104 )   PDF (312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再造烟叶的物理性能,使用2种纳米纤维素(纤维素纳米晶须CNC和纤维素纳米纤丝CNF)替代部分木桨纤维,比较其对再造烟叶松厚度、抗张强度的影响,选择添加效果较好的纤维素纤丝,然后考察其不同添加量对再造烟叶松厚度、抗张强度、热解性能的影响,最后研究纳米纤维素的添加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粒相物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木浆纤维添加量下,添加CNF对再造烟叶抗张强度的提升效果强于CNC,且两者的添加对再造烟叶松厚度均无显著影响; 在烟草浆料中添加CNF可以有效提高再造烟叶基片的抗张强度,随着CNF添加量的增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的抗张强度随之增大;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随CNF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质量损失达到5%时温度(T-5%)、质量损失达到50%的温度(T-50%)和最终残渣量逐渐增加,而质量损失最大时温度(Tmax)未发生明显变化;添加少量CNF对再造烟叶主流烟气粒相物成分没有显著影响。CNF的添加可有效替代部分木浆纤维,从而降低木浆纤维的添加量,在提升再造烟叶抗张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烟草薄片的热稳定性,为开发一种满足加工工艺需求的新型再造烟叶提供新思路。
    富硒魔芋茶冻的研制
    于静, 周琼
    2024, 63(6):  167-17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7
    摘要 ( 101 )   PDF (2034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魔芋精粉、卡拉胶、富硒绿茶、白砂糖、赤藓糖醇等为主要原料,制作富硒魔芋茶冻。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复合果冻粉用量、复合甜味剂用量、柠檬酸用量、绿茶茶汤用量对富硒魔芋茶冻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富硒魔芋茶冻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富硒魔芋茶冻的最佳配方为魔芋精粉与卡拉胶比例1.0∶1.0,复合果冻粉用量0.8 g,复合甜味剂用量16 g,柠檬酸用量0.16 g,绿茶茶汤用量45 g,再配入适量去离子水。该条件下制作的产品品质最好,口感独特、透明度好、质地均匀、呈黄绿色、茶香浓郁、酸甜可口、入口细腻、弹性及韧性佳。
    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ZLX10对发酵雪茄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赵晓超, 李林林, 施友志, 张贝贝, 周亚彬, 禹言, 张静亚, 瞿欢, 普倩, 黄友谊, 潘勇
    2024, 63(6):  173-18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8
    摘要 ( 107 )   PDF (4323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烟草源微生物单菌发酵对雪茄烟叶挥发性致香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检测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ZLX10发酵雪茄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筛选差异致香成分,并与感官评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ROAV值变化,明确ZLX10提升雪茄烟叶感官品质的关键致香成分。结果表明, ZLX10发酵雪茄烟叶后,香气总量和大多数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共筛选得到15种差异中性致香成分,共有10种致香成分显著上调(P<0.05),其中巨豆三烯酮A、巨豆三烯酮B、6-甲基-5-庚烯-2-酮、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茄酮和植物醇与烟叶香气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认为是增加烟叶干香和花香的关键差异致香成分;共有5种致香成分显著下调(P<0.05),其中苯乙醛和2,4-二叔丁基-6-硝基苯酚与烟叶刺激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烟叶香气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知,ZLX10发酵能促进雪茄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到提升,这为人工接菌发酵雪茄烟叶提供了基础。
    检测分析
    不同年份多花黄精多糖和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关联性评价
    吴江, 朱荣平, 樊成, 刘诗菡, 邱首哲, 徐怡, 胡晶鼎, 陈途
    2024, 63(6):  181-18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29
    摘要 ( 111 )   PDF (260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测定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2个发展规模较大的黄精种植基地中不同年份多花黄精生品、炮制品的多糖和重金属含量及对应种植环境中土壤重金属含量,采集10份不同年份多花黄精生品和10份土壤样品,根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对多花黄精生药进行炮制处理,并采用硫酸-蒽酮法对炮制品中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多花黄精及对应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多花黄精生长年限的增加,多花黄精多糖的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比较不同年份的多糖含量时发现,3年生或4年生的多花黄精多糖含量较高;经炮制后,多花黄精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2个种植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差异,部分种植基地土壤中镉元素存在轻微污染现象,其他重金属元素在安全范围内。综合考虑多花黄精的生长周期、重金属含量和多糖含量等因素,多花黄精最佳采收年限为第3年或第4年,多花黄精品质较好。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三七中九种真菌毒素
    程龙, 李云飞, 吴思超, 赵风情, 张国帅, 何友艳, 陶蕾, 王英
    2024, 63(6):  187-19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0
    摘要 ( 106 )   PDF (244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一种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筛查与确证方法,快速筛查三七中9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的残留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C18(100 mm×2.1 mm,2.6 μm),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离子扫描,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真菌毒素分别在0.1~100.0、5.0~1 000.0、0.5~500.0 μg/L 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 00,方法定量限为0.3~15.0 μg/kg,在高、中、低3个浓度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1.22%~98.57%,相对标准偏差为2.31%~ 6.72%。该方法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可与质谱数据库中一级、二级质谱的精确质量数和碎片离子信息等进行匹配,降低了试验成本,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准确等优点,适用于三七中真菌毒素残留的快速筛查和测定。
    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齐玉岗, 徐婷, 何竹梅, 纪昌中
    2024, 63(6):  193-19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1
    摘要 ( 104 )   PDF (370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紫阳群体种1芽1叶(以下简称叶)为原料,研究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生化成分变化情况,在温度20~25 ℃、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室内自然萎凋,摊叶厚度2~3 cm,分别在萎凋0、8、10、12、14、16、18、20 h时取样并微波固样,磨碎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紫阳群体种鲜叶萎凋过程中萎凋叶水浸出物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不同萎凋时间其含量差异不显著;萎凋叶茶多酚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萎凋8~20 h时不同萎凋时间茶多酚含量差异不显著,含量趋于稳定,在整个萎凋期间,茶多酚含量下降了5.60%;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萎凋12 h相比,萎凋20 h的萎凋叶可溶性糖含量上升了14.63%;萎凋叶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萎凋开始至萎凋结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8.02%;在温度20~25 ℃、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紫阳群体种鲜叶在萎凋18~20 h时达到萎凋适度。萎凋过程中,水分在生化成分变化过程中同时作为反应物和反应介质,萎凋叶含水量变化对茶叶生化成分产生了重要影响,应采取合理措施,协调萎凋叶含水量和生化成分含量变化情况,使其达萎凋最适程度。
    农业信息与工程
    基于多光谱航空图像的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
    胡海洋, 陈健, 张丽莲, 杨林楠
    2024, 63(6):  198-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2
    摘要 ( 100 )   PDF (508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农田异常区域分割问题,采用特征融合跳跃连接模块和全局-局部注意力模块改进UNet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农田异常区域实时分割网络,实现了对多种农田异常区域的精细分割。结果表明,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IoU)明显优于其他模型,平均交并比为41.24%;相较于使用UNet作为基线的模型,虽然本研究模型的参数量略有增加,但农田分割效果明显提升,MIoU提高了4.16个百分点;与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的SegFormer模型相比,本研究模型的参数量基本相同,MIoU提高了2.50个百分点。本研究模型通过采用自适应采样训练方法确保在每个类别上都能取得出色的分割效果。利用多光谱航空图像训练农田生长异常区域实时分割模型,有助于实现无人机对农田生长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进程,为自动监测农田生长情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材料掺量对不同龄期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析
    邵善庆, 龚爱民, 王冉, 罗加辉, 雍康, 黄逸尔, 金镯
    2024, 63(6):  204-2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3
    摘要 ( 98 )   PDF (2412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实际应用,基于不同碱激发剂(生石灰粉)掺量(5%、8%、10%)和不同粉煤灰掺量(10%、15%、25%)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对不同龄期(7、28、56 d)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石灰粉掺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8 d和56 d龄期时,粉煤灰掺量为15%时碱激发粉煤灰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在粉煤灰掺量不变的条件下,当生石灰粉掺量从5%增加到8%时,各龄期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增加;当生石灰粉掺量从8%增加到10%时,各龄期的碱激发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降低。
    丘陵山地翻耕机具姿态调整系统设计与仿真
    施正发, 袁奎, 余佳斌, 胡勇, 贺乘龙, 张富贵, 艾永峰
    2024, 63(6):  207-21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4
    摘要 ( 101 )   PDF (3541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丘陵山地翻耕作业机具姿态调整系统在复杂作业工况下调整和控制精度不高,导致机具作业稳定性和作业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机具横向姿态调整系统,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丘陵山地翻耕作业的机具姿态调整系统。以常规PID控制算法为对照,在姿态调整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础上,通过MATLAB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规PID控制算法的机具横向姿态调整时间为4.5 s,横向姿态角的超调量为0.89°;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机具横向姿态调整时间为1.9 s,横向姿态角基本无超调。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机具姿态调整系统的可行性、正确性和科学性,调整系统精度和稳定性能满足丘陵山地横坡作业复杂的工况要求。
    生物工程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挖掘两种日粮模式下蛋鸡回肠代谢物的差异
    张应胡, 秦绪光, 马丽, 王皓杰, 胡玲, 田光明
    2024, 63(6):  213-2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5
    摘要 ( 105 )   PDF (4664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饲喂基础日粮(CON)和含5.0%益生菌发酵饲料(PFF)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内容物代谢物差异,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2种日粮条件下蛋鸡回肠中代谢产物,通过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蛋鸡回肠中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PFF组中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异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小肽含量显著增加;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代谢物主要与胆汁分泌、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等通路相关,初级胆汁酸在宿主脂质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代谢、抗氧化状态、胆固醇代谢和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蛋鸡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发酵饲料可通过改变肠道代谢产物来改善肠道吸收功能。
    水禽细小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汪宏才, 商雨, 马瑶, 曾哲, 张蓉蓉, 姚伦, 罗玲, 李丽, 温国元, 罗青平
    2024, 63(6):  218-22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6
    摘要 ( 96 )   PDF (2557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建立水禽细小病毒(WP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序列比对结果在水禽细小病毒NS基因SF3保守区域内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通用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扩增效率(E)为90.0%,相关系数(R2)=0.99,标准曲线方程为y=-3.607x+38.77;除WPV出现S形扩增曲线外,新城疫病毒(NDV)、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肝炎病毒(DHAV)、鸭肠炎病毒(DEV)、鸭呼肠孤病毒(DRV)样品均未出现S形阳性扩增曲线;批内变异系数(CV)为0.15%~0.23%,批间变异系数为0.09%~0.28%。结果表明,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的符合率达98.4%,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 000倍。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不仅能定性检测WPV,还可以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种鸭场、种鹅场的WPV净化检测,也可用于WPV临床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经济·管理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效能提升
    朱喆, 游艾青, 张兴中, 周荣华, 鲍瑜, 严念东, 陈少愚, 张平, 龚丝雨, 周容
    2024, 63(6):  223-22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7
    摘要 ( 101 )   PDF (1589KB) ( 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共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系建设和效能提升方面仍存在整体效能不足、低水平重复、转化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借鉴全国部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主要做法,从职责定位、协同模式、学科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渠道背景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与控制
    李昕, 丁艳辉
    2024, 63(6):  228-23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8
    摘要 ( 104 )   PDF (1690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辽宁省作为研究区域选取算例,基于全渠道背景建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及相应的21个二级指标,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风险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出全渠道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综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全渠道模式下辽宁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趋近于较高风险;风险排序最高的是质量风险,最低的是环境风险;各指标层中的企业基因差异、冷链物流技术、信息安全保护、供应链服务质量等是引发全渠道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高风险的因素。
    电子商务与县域消费——来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
    施金凤, 陆军, 王丰阁
    2024, 63(6):  235-24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39
    摘要 ( 93 )   PDF (2003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11—2019年全国1 081个县域的面板数据,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定量分析电子商务对县域消费的总体性影响,并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使得县域消费增长1.6%;该政策的消费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西部明显强于中部、东部,对西部县域消费的促进作用达5%;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匹配效率和生产效率来促进消费。
    乡村振兴
    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与障碍因素研究
    刘荣军, 王慧
    2024, 63(6):  241-24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40
    摘要 ( 91 )   PDF (2748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取山东省五大区域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区域,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发展环境、乡村数字化应用和农业数字化生产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Kernel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对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1年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呈逐步提升的态势,但鲁东、鲁西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山东省及鲁东、鲁中、鲁西南地区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总体差距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贡献率逐渐减少。考察期内,农村电商基地数量、电子商务采购额和销售额、邮电业务总量以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成为阻碍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着力改善区域间发展失衡问题,从优化数字乡村发展环境、推动乡村数字化应用发展以及加强区域间合作等方面促进山东省数字乡村高水平均衡发展。
    脱贫户返贫风险的动态识别——基于南疆地区脱贫农户的微观调查
    陈丽, 贾秋嫒, 苏洋, 丁宇
    2024, 63(6):  249-25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6.041
    摘要 ( 103 )   PDF (1636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视角,将脱贫户脱贫风险的动态识别指标进行整合,并从识别规模和识别精准度两个方面考察其识别绩效,并选取脱贫攻坚中成果突出的村庄展开微观调查,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可持续生计水平越低,则脱贫户返贫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脱贫户路径依赖性越强,则脱贫户返贫风险越高,反之则越低;利用可持续生计和返贫风险两维度指标,返贫风险越大,则脱贫户纳入识别绩效(程度、规模)越大,反之则越低。根据结论进行监测机制设计,进一步完善返贫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从而提升“主动式”识别与动态监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