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编委会
期刊订阅
论文查重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6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25
上一期
下一期
育种·栽培
基于变异系数对叶菜型甘薯新品系的选育分析
李保证, 肖波, 曾新宇, 徐茜
2024, 63(5): 1-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1
摘要
(
250
)
PDF
(2924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叶菜型甘薯新品系选育效率,探讨变异系数对叶菜型甘薯新品系选育的影响,以7个叶菜型甘薯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不同采摘期各品系间、各品系不同采摘期间及不同品系各重复间的茎尖数量、茎尖产量及其变异系数,并对茎尖性状及变异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菜型甘薯新品系茎尖性状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各品系不同采摘期间、不同采摘期各品系间、不同品系各重复间;高产稳产新品系在各采摘期间的茎尖产量和茎尖数量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而重复间的变异系数较低;品系2019-1-15、2018-2-76、2018-2-37的茎尖产量比对照品种福薯7-6高,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01);叶菜型甘薯茎尖数量与茎尖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558 9,
P
<0.01),茎尖数量变异系数与茎尖产量变异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668 3,
P
<0.01)。由此得出,变异系数对叶菜型甘薯新品系选育有重要意义,在高产稳产叶菜型甘薯新品系选育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茎尖数量多的新品系,并综合考虑其茎尖产量和茎尖产量变异系数的影响;2019-1-15、2018-2-76、2018-2-37是相对高产稳产的叶菜型甘薯新品系。
干旱胁迫下苎麻生理指标和抗逆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张奥深, 徐敏, 陈炼, 熊伟, 程长松, 汪红武
2024, 63(5): 6-1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2
摘要
(
209
)
PDF
(4707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苎麻(
Boehmeria nivea
L.)生理特性和抗逆相关基因的影响,以苎麻品种华苎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干旱胁迫,测定其生理指标、抗逆相关基因表达量和相关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苎麻叶片叶绿素SPAD降低,茎尖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升高,抗逆相关基因
BnP5CS1
、
BnWRKY1
、
BnACO1
、
Bn-α-amylase
、
BnAPX1
、
BnbZIP1
、
BnDREB19
和
BnGR1
的相对表达量均提高,其中
BnP5CS1
和
BnWRKY1
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了5.1倍和5.3倍;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苎麻株高、茎粗、皮厚、地上部鲜重和单株原麻重均显著下降(
P
<0.05),茎粗和皮厚分别降低0.13 cm和0.14 mm,地上部鲜重和单株原麻重分别降低了52.05%和39.53%。
资源·环境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刘东海, 毛庆华, 邓辉, 梅亮贤, 罗杰, 乔艳, 张智, 胡诚
2024, 63(5): 12-1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3
摘要
(
216
)
PDF
(2029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长期秸秆还田下配施化肥对麦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以持续4年的广水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设置秸秆(S,用量为6 000 kg/hm
2
,其他处理用量相同)、秸秆+施100%N(S100N,纯N用量为187.5 kg/hm
2
,其他施肥处理用量按此用量折算)、秸秆+施80%N(S80N)、秸秆+施60%N(S60N)、秸秆+施80%N+菌剂(S80Nm,秸秆腐熟菌剂用量为30 kg/hm
2
)、秸秆+施60%N+菌剂(S60Nm,菌剂用量同S80Nm)6个处理,测定了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结果显示,与S相比,S100N和S80N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82.82%和179.55%(
P
<0.05);秸秆腐熟菌剂的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效果不显著。与S100N相比,S80N增加了土壤磷酸酶(Phos)、硫酸酯酶(Sul)、 β-葡萄糖苷酶(βG)、β-木糖苷酶(βX)、α-葡萄糖苷酶(α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和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的活性;冗余分析(RDA)显示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是土壤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从减肥增效角度来看,S80N是提升土壤质量较适宜的管理措施。
农业废弃物好氧发酵高温阶段工艺
冯亮, 施爱平
2024, 63(5): 17-2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4
摘要
(
198
)
PDF
(2829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优化好氧发酵高温阶段工艺为目的,采用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选取高温阶段温度、时间、菌剂添加量为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酸碱度(pH)、电导率(EC)、碳氮比(C/N)和种子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农业废弃物高温好氧发酵中高温阶段工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菌剂添加量20 g/kg、温度75 ℃、发酵时间12 h。
2000—2021年渭河流域NDVI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封建民, 刘宇峰, 郭玲霞, 文琦
2024, 63(5): 22-2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5
摘要
(
183
)
PDF
(8612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渭河流域是黄河中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同时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典型区域,监测该地区植被生长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对科学评估区域生态建设成效、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21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气温、降水量、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渭河流域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1年,渭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呈增加趋势,全区年平均增速为0.004。年际尺度上,NDVI与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不显著;月尺度上,NDVI与 4月和8月的气温、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与7月气温呈弱的负相关关系。人口密度变化与NDVI变化趋势呈负相关,流域人口密度的减小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改善。土地利用类型内部变化是植被NDVI变化的主要原因。NDVI显著减少区NDVI的减少趋势主要由关中平原耕地NDVI的减少引起,NDVI显著增加区NDVI的增加趋势主要由草地、林地以及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塬区耕地NDVI的增加引起。
2001—2020年黄土高原气候对植被NDVI空间异质性的影响
李俞, 张翀, 田晓凤
2024, 63(5): 30-3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6
摘要
(
188
)
PDF
(16027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气候数据,通过地理加权法探究黄土高原气候变化对植被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土高原NDVI与地表温度在空间上具有非平稳关系,NDVI与温度指标的回归系数主要以负值为主,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内蒙古高原,空间正相关则集中分布于胡焕庸线以南区域;对比不同气候指标的标准化系数可知,降水量是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30.90%,植被受水分控制作用较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中北部的内蒙古高原及西部祁连山附近;而黄土高原中南部植被活动的主导因素为气温,面积占42.91%,其中最高气温对NDVI的主导区域范围最广,影响区包括甘肃省东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及河南省,其植被主要以农业和林业为主,降水量充沛,随着温度的升高,植被活动均有所增强。NDVI变率与气候变率的回归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温增高对植被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的区域较广;但黄土高原西北部也存在气温和降水量减少而植被却表现为增长趋势的情况。
基于
SPEI
的北疆1961—2020年气象干旱变化特征
卫炎豪, 古丽娜孜, 巴特尔·巴克, 帕丽扎提·玉素甫, 祖力克艳·麻那甫, 帕提古力·麦麦提
2024, 63(5): 37-4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7
摘要
(
212
)
PDF
(12152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北疆26个主要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选取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SPEI
)为气象干旱指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北疆年及春、夏两季
SPEI
和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影响范围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北疆实际轻旱情况更适合以-1.0<
SPEI
≤0识别;与年尺度的湿润化趋势相反,北疆春、夏两季均呈不同程度的干旱化趋势,且夏季极端气象干旱(重旱、特旱)事件影响范围有显著扩大趋势;1961—2020年不同尺度
SPEI
有1~4年的主变化周期;北疆整体气候于20世纪80年代转变后在1993—2010年呈显著湿润化趋势,春、夏季气候分别于2014年及1997年出现了由湿转干的趋势信号;研究区夏季的干旱情况于1988年开始逐渐缓解,但在2008年再次突变后干旱情况又开始逐步加剧。
植物保护
蚜虫减量饲喂对七星瓢虫成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彭应力, 余佳敏, 王勇, 刘东阳, 刘挺, 江连强, 龙岗, 李斌, 谢云波, 伍兴隆, 郭仕平, 蔡鹏, 蒲德强
2024, 63(5): 45-4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8
摘要
(
183
)
PDF
(2107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蚜虫减量饲喂对高密度条件下七星瓢虫(
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成虫产卵特性的影响,试验设计0、25%、50%、75%、100%共5个蚜虫减量处理,分别为A(纯蚜虫)、B(3 d蚜虫1 d人工饲料)、C(1 d蚜虫1 d人工饲料)、D(1 d蚜虫3 d人工饲料)、E(纯人工饲料),分析蚜虫减量饲喂对七星瓢虫成虫产卵量、产卵位置选择、孵化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A、B、C、D、E各处理七星瓢虫产卵量整体随蚜虫饲养量的减少而减少;B处理25%蚜虫减量与A处理纯蚜虫对照无显著差异;七星瓢虫各处理所产卵块绝大多数为可收集卵,卵块的可利用率高;除E处理为纯饲料外,各蚜虫减量处理对七星瓢虫的产卵位置选择、孵化率和寿命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B处理减量25%的豆蚜,并配合人工饲料饲喂高密度七星瓢虫,各项指标较A处理纯蚜虫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运用于七星瓢虫的高效繁育。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的抑菌活性
孙礼雪, 关丽杰, 马晓彤, 高洁, 张洪雨, 商今雨
2024, 63(5): 50-5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09
摘要
(
187
)
PDF
(1653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L.)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
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的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在5省5地进行茶饼病田间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茶饼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
EC
50
分别为12.925 mg/L和6.07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00~2.67 mg/kg时,其对茶饼病的防治效果为68.08%~83.78%,其防治效果相当或优于对照药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秸秆木醋液的制备及其斑蝥复合剂抗菌活性
柴凤兰, 张帆, 王文辉, 许兆斐
2024, 63(5): 56-6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0
摘要
(
160
)
PDF
(2042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以玉米和芝麻秸秆为原料,采用低温分段热解技术制备了不同热解温度下的秸秆木醋液(SWV),测定了秸秆木醋液的基本性质,将秸秆木醋液与斑蝥原液复配制备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并分别进行了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热解温度范围内,玉米秸秆和芝麻秸秆木醋液总收率分别为20.92%和18.75%,最佳热解温度分别为180 ℃和220 ℃。抗菌活性试验表明,2种秸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就大肠杆菌而言,玉米秸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芝麻秸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体积比均为1∶2(220 ℃木醋液)的抗菌活性最佳;就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玉米秸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体积比为1∶8(180 ℃木醋液),芝麻秸秆木醋液-斑蝥原液复合剂体积比为1∶4(240 ℃木醋液)的抗菌活性最佳。复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大肠杆菌,秸秆木醋液对斑蝥原液的抗菌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园艺·特产
不同叶面肥及株型控制对中科猕砧2号猕猴桃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吕海燕, 李大卫, 费早霞, 钟彩虹
2024, 63(5): 61-6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1
摘要
(
179
)
PDF
(4691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中科猕砧2号猕猴桃2月龄组培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配比的叶面施肥结合株型控制对植株干径生长、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以及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的干径、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全钾含量,根冠比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植株全磷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个控制因子中,株型控制对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全抹芽的株型控制+施复合叶面肥(0.2% 尿素 + 0.1% 磷酸二氢钾 + 0.2% 园艺肥)为中科猕砧2号组培穴盘苗育苗期间的最优处理配方。
不同外源硒对番茄硒富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康宇, 田腾飞, 问小龙, 龙澜, 殷红清
2024, 63(5): 65-6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2
摘要
(
202
)
PDF
(1948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番茄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外源硒亚硒酸钠(Na
2
SeO
3
)和硒酸钠(Na
2
SeO
4
)对番茄农艺性状、番茄植株各器官硒含量、硒的富集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硒施用可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且硒酸钠施用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硒酸钠施用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根、茎、叶、果实中的硒含量,且叶对硒的吸收能力最强,而亚硒酸钠处理中根对硒的吸收能力最强;外源硒的添加显著增强了番茄植株对硒的富集能力及从根系向地上部转移硒的能力,提高了番茄果实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且硒酸钠的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外源赤霉素处理影响湖北梣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机制
赵怡宁, 刘彦宏, 郑鹏丽, 周明芹
2024, 63(5): 70-7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3
摘要
(
197
)
PDF
(4693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常温贮藏2年的湖北梣(
Fraxinus hupehensis
Chiú. Shang
et
Su)种子为研究对象,试验前去除种子胚根端被覆组织以露出胚根。以清水作对照,用150 mg/L赤霉素浸种24 h后,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发芽率为24.67%,对照为16.67%;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处理后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各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后的种子内源茉莉酸甲酯(JA-Me)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更有利于内源赤霉素(GA
3
)、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增加;生长素比脱落酸(IAA/ABA)与赤霉素比脱落酸(GA
3
/ABA)和玉米素核苷比脱落酸(ZR/ABA)分别在0.01和0.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GA
3
/ABA与ZR/ABA在0.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赤霉素浸种显著提高了湖北梣种子的发芽率,处理后的种子平衡保护酶活性系统较强,质膜受损延缓,抗逆能力较好。较低内源JA-Me含量和较高内源GA
3
、ZR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启动和休眠的解除。
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气味的电子鼻分析
王淑, 郭瑞齐, 赵秋晨, 王平, 孙新茹, 王萌
2024, 63(5): 77-8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4
摘要
(
179
)
PDF
(5193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玫瑰花及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技术,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玫瑰花及花蕾的气味特征。结果表明,14个品种玫瑰花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3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8个品种玫瑰的花蕾被分为三类,组间差异标志物为W5S、W1W,即氮氧化合物、无机硫化物,两种差异标志物的强度大小为1组>2组>3组,均具有显著差异;玫瑰花与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大部分玫瑰的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玫瑰花,少部分玫瑰花蕾挥发性成分含量低于玫瑰花或成分含量差异不大,且主要差异标志物为W1W、W5S、W2S、W2W,即无机硫化物、氮氧化合物、醇醚醛酮类和有机硫化物。通过电子鼻技术可快速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玫瑰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可为玫瑰香气研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壮药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
马雯芳, 吴剑丽, 张秀丽, 蓝昌斌, 甘洁雪, 周华锋, 王剑
2024, 63(5): 84-9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5
摘要
(
161
)
PDF
(4955KB) (
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壮药蛇尾草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及抗氧化活性间的谱效关系,建立了蛇尾草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采用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DPPH)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FRAP)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进行谱效分析。结果表明,以3号峰(毛蕊花糖苷)为参照峰,确定了11个共有峰,大部分批次蛇尾草的相似度>0.900;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22 批样品分为两类;不同产地间蛇尾草毛蕊花糖苷含量在0.38%~4.82%;22批蛇尾草抗氧化活性良好,共有峰1、2、3(毛蕊花糖苷)、6、8、10、11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1、2、3(毛蕊花糖苷)、6、10号峰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呈正相关。建立的蛇尾草HPLC指纹图谱可靠、准确,可为蛇尾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筛选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防城金花茶叶片的生药学及UPLC指纹图谱
姚涵雅, 盘涌, 高慧, 白燕远, 李耀燕, 闫国跃, 谢阳姣
2024, 63(5): 91-97.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6
摘要
(
163
)
PDF
(1230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观察防城金花茶(
Camellia nitidissima
var.
phaeopubisperma
)的原植物形态、组织结构、粉末特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并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防城金花茶液相指纹图谱,运用SIMCA-P14.1软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性状鉴别结果显示,防城金花茶叶展开后呈椭圆形、长椭圆形、矩圆形或卵圆形,薄革质、两面均无毛,叶脉网状,边缘有细锯齿或锯齿。叶肉组织散有大型分枝状不规则石细胞和草酸钙簇晶;导管有环纹导管及螺纹导管,气孔不定式。超高液相指纹图谱显示,供试防城金花茶样本化学成分谱存在差异;基于化学成分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将防城金花茶样本分成2大类,维生素B
6
、去氧肾上腺素、芦丁、咖啡碱、金丝桃苷是区分2种指纹类型的主要标志性成分。
中小叶种茶酯型儿茶素含量测定及亚细胞定位
满佳旭, 高梓琪, 武思敏, 王冬雪, 赵雪婷, 张冬英
2024, 63(5): 98-10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7
摘要
(
153
)
PDF
(4266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明确酯型儿茶素在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亚细胞空间定位,以十里香、桂绿1号、浙农113、福鼎大白茶、浙农139共5种中小叶种茶样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种茶样中的酯型儿茶素含量进行检测,采用中性红染色法对茶样细胞中液泡进行定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茶样中酯型儿茶素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5种中小叶种茶均含有不同含量的酯型儿茶素,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十里香茶;在中性红染色情况下,十里香茶样中液泡呈圆形或椭圆形;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情况下,5种中小叶种茶酯型儿茶素在亚细胞水平上均定位于液泡中。
文旅融合理念下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路径探讨
田甜, 王鹏飞
2024, 63(5): 101-10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8
摘要
(
187
)
PDF
(6681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文旅融合为研究背景,以农业文化元素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中农业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分析,从而在这种模式引导下,打造出更具深度和特色的农业观光景观。提出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从而将其农业结构、基础设施、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多元融合和立体交叉,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开创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的新局面。
黄河流域城市景观生态健康动态评价——以焦作市为例
张雪莹, 穆战强, 孔德政, 王冬梦, 冯艳
2024, 63(5): 106-112.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19
摘要
(
157
)
PDF
(1094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基于PSR模型与“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使用相关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选取可视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集成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对2000—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10年、2020年景观生态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45、0.53、0.52,整体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状况及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景观生态健康变化较为稳定,区域改善面积大于退化面积,以相邻等级转化为主,但主要存在于中低值之间的转化,并具有向邻近区域等级转化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以城市扩张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健康影响为基础,从景观格局优化、完善生态网络布局、管控土地利用开发等出发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
水产养殖
不同转食策略对花斑副沙鳅仔鱼和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刘旭, 魏杰, 王永明, 史晋绒, 谢碧文
2024, 63(5): 113-117.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0
摘要
(
157
)
PDF
(2597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不同转食策略对花斑副沙鳅(
Parabotia fasciata
)仔鱼和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探寻其最佳转食策略,设置5个转食起始点,分别为孵化出膜后第7天(W7组)、第9天(W9组)、第11天(W11组)、第13天(W13组)和第15天(W15)组,设计5个转食过渡时间,分别为2 d(W9-1组)、4 d(W9-2组)、6 d(W9-3组)、8 d(W9-4组)和10 d(W9-5组)。结果表明,孵化出膜23 d时,W13组试验鱼存活率最高,为83.33%,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孵化出膜11~15 d、15~19 d时,各组试验鱼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孵化出膜19~23 d时,W13组试验鱼特定生长率显著小于其余各组(
P
<0.05);W15组试验鱼体长和体重明显高于其余各组。W9-5组试验鱼存活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孵化出膜25 d时,W9-5组试验鱼存活率为89.30%;孵化出膜21~25 d时,W9-1、W9-2组试验鱼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
P
<0.05);W9-5组试验鱼体长和体重最大,其次是W9-4组,其余各组试验鱼体长和体重都随转食过度时间的缩短而降低。综合分析,推荐花斑副沙鳅仔鱼和稚鱼在孵化出膜13 d时开始转食,且以8 d作为转食的最佳过渡时间。
开口饵料与蓝花长尾鲫生长及存活率的相关性
袁浩喆, 陈苏维
2024, 63(5): 118-12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1
摘要
(
167
)
PDF
(1596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干法授精对蓝花长尾鲫(
Carassius auratus
)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待蓝花长尾鲫仔鱼孵化后,投喂丰年虾、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3种开口饵料。结果表明,蓝花长尾鲫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89.85%和80.48%;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8.89%和98.91%,水蚯蚓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94.44%和97.33%,人工配合饲料组的初次开口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4.44%和98.24%;水蚯蚓组和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饲料组(
P
<0.05),水蚯蚓组与丰年虾组的初次开口率无显著差异(
P
>0.05);水蚯蚓组、丰年虾组和人工配合饲料组3组的肥满度存在显著差异(
P
<0.05),但3组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P
>0.05)。建议蓝花长尾鲫仔鱼培育前期投喂适口的丰年虾,中后期在丰年虾基础上搭配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来降低养殖成本。
畜牧·动科
六月龄滩羊不同部位羊毛性状的比较
王军, 李金芳, 黄河, 刘成峰, 陈浩, 额尔和花
2024, 63(5): 122-12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2
摘要
(
152
)
PDF
(1596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测定6月龄滩羊的羊毛直径、断裂强力、卷曲数及羊毛长度等性状信息,探索6月龄滩羊不同部位(肩部、腹部、后腿、臀部)羊毛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6月龄滩羊各部位羊毛的伸直长度、自然长度、断裂强力、羊毛直径、卷曲数均无显著差异;各部位羊毛长度均匀度较好,羊毛的伸直长度与自然长度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说明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两型毛、无髓毛直径的变异系数为6.21%~8.02%,表明羊毛直径较稳定;两型毛的断裂强力明显大于无髓毛,说明羊毛直径与断裂强力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腹部、后腿、肩部、臀部的无髓毛卷曲数均大于两型毛,说明羊毛直径小对卷曲有利;由6月龄滩羊腹部羊毛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可知,无髓毛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大多较两型毛大,可能原因是两型毛较长,易受营养和外界因素影响。
黑麦草种子及幼苗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王建伟, 贺晓岚, 王根平, 欧倩, 肖云娟, 杨雪丽
2024, 63(5): 126-13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3
摘要
(
168
)
PDF
(4607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探明不同黑麦草品种对镉(Cd)富集能力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以6个黑麦草品种为材料,研究镉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生物量、镉吸收、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抗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条件相比,镉胁迫对不同黑麦草品种种子萌发和根芽生长具有低促高抑作用。镉胁迫增加了黑麦草光合色素含量;镉胁迫增加了维纳斯、奔驰、维多利亚叶片的气孔导度、胞间CO
2
浓度、蒸腾速率;镉胁迫增加了奔驰、维多利亚、蓝标叶片的POD活性;镉胁迫增加了卡特、维多利亚叶片的SOD活性;镉胁迫增加了维多利亚、维纳斯叶片的CAT活性。奔驰、维多利亚、维纳斯可能较其他品种具有更强的耐镉性,从而减少镉对自身的危害;镉胁迫增加了所有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及除卡特外的5个黑麦草品种脯氨酸含量,奔驰、蓝标、维多利亚能产生较多的渗透调节物质来减轻镉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在正常生长条件下,黑麦草地上部镉含量和镉累积量都较低,品种间差异较小。镉胁迫明显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镉含量和镉累积量,奔驰地上部镉含量和镉累积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综上,奔驰、维多利亚抗镉性及富镉能力较强,是镉污染土壤修复的优选品种。
昆明市东川干热河谷蚂蚁物种多样性
诸慧琴, 徐正会, 祁彪, 李彪, 陈超, 郭宁妍, 钱怡顺
2024, 63(5): 136-142.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4
摘要
(
152
)
PDF
(1659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干热河谷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昆明市东川干热河谷蚂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样地中共采集到蚂蚁5亚科24属53种,蚂蚁群落的优势种为罗氏铺道蚁[
Tetramorium wroughtonii
(Forel)],此外发现常见种7种(占物种总数的13.21%),较常见种11种(占20.75%),较稀有种21种(占39.62%),稀有种13种(占24.53%)。各样地蚂蚁群落主要指标为物种数目5~22种(平均12.8种),个体密度4.8~147.2头/m
2
(平均62.4头/m
2
),多样性指数1.049 2~2.048 0(平均 1.463 3),均匀度指数0.505 8~0.708 6(平均0.595 4),优势度指数0.209 1~0.486 6(平均 0.347 2);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0.000 0~0.300 0,显示2个不同样地间相似性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东川干热河谷蚂蚁物种丰富度总体偏低,主要是气温和湿度的联合作用对研究区植被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蚂蚁群落的主要指标。
隐性白羽鸡新品系选育及其配套利用
申杰, 吴艳, 皮劲松, 潘爱銮, 黄涛, 梁振华, 张昊, 付明, 陈亚茹
2024, 63(5): 143-14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5
摘要
(
211
)
PDF
(1602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个体选择与家系选择方法,以生长性能和产蛋性状为主选指标,对隐性白羽鸡基础群进行选育,建立了隐性白羽鸡新品系,再利用隐性白羽鸡新品系作为母本进行二系配套,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通过4个世代的选育,隐性白羽鸡新品系初生重降低2.9 g,公鸡15周龄体重降低486.0 g,43周龄体重降低562.9 g;母鸡15周龄体重降低334.6 g,43周龄体重降低404.5 g,开产日龄提前了5.2 d,43周产蛋数提高6.7个。以隐性白羽鸡新品系作为母本的二系配套J×W组的屠宰性能和体尺指标均优于Y×W组。隐性白羽鸡新品系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产蛋性能和体重均得到较大改善,杂交配套效果良好。
贮藏·加工
紫色马铃薯糕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童丹, 原霁虹, 孙永军
2024, 63(5): 147-15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6
摘要
(
163
)
PDF
(226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低筋面粉和紫色马铃薯为主要原料制作紫色马铃薯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紫色马铃薯糕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该工艺参数下制作的紫色马铃薯糕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制作紫色马铃薯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紫色马铃薯与低筋面粉总重200 g,其比例35∶65,绵白糖添加量35 g,酵母粉添加量1.5 g,蒸制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紫色马铃薯糕色泽艳丽且均匀,呈天然紫色,松软有弹性,外形完整饱满,口感细腻,富含花青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合婴幼儿及中老年人食用,极大丰富了糕点类食物的市场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息半夏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分析
赵丽平, 张雯雯, 陈琼, 孙伟, 张文谦, 马晓雯
2024, 63(5): 151-15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7
摘要
(
173
)
PDF
(2227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息半夏的块茎为原料,乙醇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溶剂,考察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等单因素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测试总生物碱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45、超声温度65 ℃,总生物碱的提取率达0.502%;总生物碱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9.90%和43.60%,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86.40%。该工艺简单可行,总生物碱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生物活性。
连翘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炎活性研究
延永, 靳颜颜, 张亦琳, 程敏, 周伟
2024, 63(5): 156-16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8
摘要
(
176
)
PDF
(2738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评价浸泡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二次回归方程,预测连翘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进行小鼠耳廓急性炎症肿胀抑制效果评价,测试连翘总黄酮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8 ℃、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9 min。经验证,新工艺的平均提取率为14.54%。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提取液处理二甲苯急性致炎的小鼠耳廓的肿胀值为(15.61±2.73)mg,低于生理盐水处理后的肿胀值(17.21±2.65)mg,体外抗炎试验表明连翘总黄酮提取物可抑制小白鼠耳廓的炎症肿胀。引入浸泡环节的连翘总黄酮提取工艺具有提取率较高、稳定可靠的特点,新工艺提取的连翘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
超声波-盐析辅助蒸馏提取黑胡椒精油方法优化及活性分析
谭子祎, 曾佳如, 李萌
2024, 63(5): 162-167.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29
摘要
(
173
)
PDF
(3359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超声波-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胡椒(
Piper nigrum
L.)精油,利用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的液料比、超声时间、NaCl浓度等提取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蒸馏法提取黑胡椒精油的最佳条件参数为液料比17∶1、超声时间13 min、NaCl浓度2.4%。在此条件下黑胡椒精油的得率为1.79%。对使用此方法获得的黑胡椒精油进行了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对ABTS的清除能力远强于对DPPH的清除能力。同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枯假单胞菌均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功能。
超声辅助有机酸预处理玉米芯复合酶解工艺优化
于德涵, 朱颖怡, 黎莉, 武海玲
2024, 63(5): 168-17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0
摘要
(
177
)
PDF
(6346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破坏玉米芯木质纤维素的紧密结构以利于酶解、发酵,先通过筛选试验确定最适有机酸及其浓度;再以复合酶解试验确定最佳玉米芯水解酶组成及配比;最后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以10%的马来酸对玉米芯预处理后酶水解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25∶1、超声功率310 W,在71 ℃条件下超声处理34 min,处理后残余物用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1∶2∶1)在pH 4.8、50 ℃条件下复合酶解48 h。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达34.49%,接近玉米芯中纤维素含量,证明了该预处理酶解工艺稳定、可靠,可为玉米芯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提供前期技术支持。
检测分析
UPLC-MS/MS法同时快速检测有机肥中55种抗菌药物
张柏铭, 秦立得, 王淑婷, 刘迎春, 孙晓亮, 李雪萍, 王玉东, 王晓茵, 赵思俊, 曹旭敏, 刘坤, 王述柏, 宋翠平
2024, 63(5): 175-181.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1
摘要
(
163
)
PDF
(2539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同时检测有机肥中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3类55种抗菌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将有机肥研磨、过筛制成试验样品后,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上样后依次用去离子水、5%乙腈水溶液淋洗,甲醇/乙酸乙酯溶液(体积比7∶3,含5%氨水)洗脱,氮吹吹干,0.1%甲酸水/乙腈(体积比=9∶1)复溶;在多反应检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批有机肥中55种药物在1.0~100 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2
>0.990 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0~7.5 μg/kg,定量限为5.0~25.0 μg/kg,各种药物的回收率为60.2%~118.7%,批内相对标准偏差(
n
=5)为0.5%~15.0%,批间相对标准偏差(
n
=20)为4.3%~24.1%。该方法简单可靠,净化效果好,适用于有机肥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药物的同时检测。
HPLC法同时检测陕西平利绞股蓝中13种酚酸含量
王珂, 周琼, 李建科
2024, 63(5): 182-18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2
摘要
(
171
)
PDF
(1702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同时检测陕西平利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中13种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甲醇水溶液(80%)常温涡旋,超声波提取,色谱柱为Dimensions C18(4.6 mm×150 mm,5 μm,P/N: 227-30011-07,C/N:18C03033),流动相为甲醇(100%)和磷酸水溶液(0.5%),洗脱方法为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5 μL。结果表明,13种酚酸在浓度为5~1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2
)≥0.998;在样本加标回收试验中,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1.8%~131.0%。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好,适用于陕西平利绞股蓝中酚酸含量的测定。
农业工程
基于改进BiSeNet的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分级预测
白春晖, 陈健, 郜鲁涛
2024, 63(5): 187-193.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3
摘要
(
186
)
PDF
(5730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准确对葡萄(
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Village公开数据库中的419张葡萄疾病图像,细分为背景、叶片和病斑3个类别,并应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以BiSeNet作为基准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上下文路径的主干提取网络,不仅保持了较小的模型参数量,而且在精度上实现了明显提升,满足病害程度分级预测的需求。提出了累加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CASPP)模块,用来替换BiSeNet模型中单一的上下文嵌入模块,以增强BiSeNet模型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分割精度。经过测试,本研究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交并比为94.11%,在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时,准确率达98.21%,能够精确地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
基于改进U-Net的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修剪枝条分割方法
宋振帅, 宋龙, 周艳, 何磊, 朱贺, 王治民, 韩大龙
2024, 63(5): 194-20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4
摘要
(
159
)
PDF
(7093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冬季休眠期矮化苹果树果园修剪中人工修剪及半自动化修剪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在U-Net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VGG16与U-Net结合构建改进的U-Net网络模型,采用VGG16作为上采样特征提取网络,运用注意力机制SEnet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力,提升分割精度,进而与下采样提取的图像特征进行融合,实现端到端图像分割效果。结果表明,测试集上SE2网络模型(改进U-Net网络模型)的
MIoU
、
MPA
均大于原始U-Net网络模型;在SE2网络模型中,当
r
=8时测试集的
MIoU
、测试集的
MPA
、训练集的
F
score
、测试集的
F
score
均最大,分别为89.59%、94.17%、0.942 806、0.944 506;在试验台上对SE2网络模型 (
r
=8)进行性能验证,表明SE2网络模型(
r
=8)分割性能较好。
陕南千枚岩地区护坡基材优化及抗侵蚀性能
李卫红, 周秀武, 郭向兵, 李海潮, 刘洋, 宋宗昌
2024, 63(5): 201-206.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5
摘要
(
164
)
PDF
(5662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进一步探究适宜于陕南千枚岩地区的边坡生态防护基材,以陕南当地废弃的千枚岩碎石为主要基材,添加秸秆、硅酸盐水泥、有机肥、草炭土和保水剂,组成护坡基材。设计正交试验,选取陕南地区的乡土草本植物高羊茅作为试验草种进行盆栽种植。运用综合评分法和极差分析法分析护坡基材的最佳配比和各因素对高羊茅生长影响的重要性程度,最后用室内模拟降雨侵蚀试验来验证基材的强度。结果表明,在陕南地区,适合高羊茅生长的最优基材配比为秸秆含量4%、水泥含量4%、有机肥含量5%、草炭土含量8%、保水剂含量0.25%。根据极差结果分析可知,各因素对高羊茅生长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秸秆、草炭土、保水剂、有机肥。室内模拟降雨侵蚀试验表明,本研究的护坡基材具有较好的抗侵蚀能力,实用性较强。
生物工程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121份野生枸杞种质遗传结构解析
戴国礼, 刘娜, 秦垦, 张波, 尹跃, 米佳, 何昕孺
2024, 63(5): 207-21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6
摘要
(
177
)
PDF
(4891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采集的121份野生枸杞(
Lycium barbarum
L.)种质为材料,用9对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GeneALEX、Power Marker软件进行多态性分析,利用NTSYS、STRUC-TUR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8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
Na
)、有效等位基因数(
Ne
)、观测杂合度(
Ho
)、期望杂合度(
He
)、多态信息含量(
PIC
)、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12个、4.620个、0.678、0.651、0.629、1.568;聚类结果显示121份野生枸杞种质可划分为5个亚群,群体遗传结构表明当
K
=5时,121个种质划分为5个亚群,来自宁夏的NXGY-02、NXGY-03 2个种质与来自内蒙古的6个种质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亲缘关系较远,来自青海省、新疆、甘肃省及内蒙古的其余野生枸杞种质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现象;宁夏、内蒙古的野生枸杞种质具有独立起源进化的可能,而新疆、甘肃省、青海省的种质与宁夏种质亲缘关系较近,很可能属于同一起源。
美味猕猴桃MYB家族鉴定及其对水淹胁迫的响应
乐有章, 王建军, 戢小梅, 迟文超, 林之希
2024, 63(5): 215-222.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7
摘要
(
157
)
PDF
(7700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美味猕猴桃(
Actinidia deliciosa
)二代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和分析了AcMYB家族基因。结果表明,在美味猕猴桃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64个具有完整ORF序列的AcMYB家族成员,将其分成4个亚族,其中亚族Ⅰ共34个成员,亚族Ⅱ共18个成员,亚族Ⅲ共10个成员,亚族Ⅳ共2个成员。水淹处理前后表达分析显示,AcMYB_214187、AcMYB_25788等AcMYB成员美味猕猴桃根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快速响应水淹胁迫,而叶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AcMYB_19450、AcMYB_30021等AcMYB成员根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但叶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原因是根接收到低氧胁迫信号后,将其传递到地上部并发挥作用,通过转录水平调控美味猕猴桃对低氧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美味猕猴桃MYB转录因子研究、促进抗逆境育种、提高产量提供了依据。
经济·管理
京津冀沙化治理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研究
刘丝语, 秦涛, 郑雨洁, 景观小雨, 郑萍萍
2024, 63(5): 223-228.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8
摘要
(
160
)
PDF
(1636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京津冀地区为样本,选取京津冀地区2004—2018年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确立沙化治理的指标权重体系,引入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熵值法测量耦合系统协调状况。结果表明,2004—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综合发展指数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耦合协调度处于波动上升态势。北京市、河北省的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类;天津市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到严重失调衰退类再到中度失调衰退类,相较于北京市、河北省的耦合协调度较低。京津冀地区在一体化进程中存在一定波动性,且京津冀综合一体化发展慢于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一体化发展。
基于用途与级别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袁晨光, 王令超, 宋艳华, 王自威, 王磊
2024, 63(5): 229-235.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39
摘要
(
140
)
PDF
(1630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其中外部影响因素分为政府影响因素和集体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反映政府对增值收益的贡献,集体影响因素和内在因素共同反映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以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过程数据为基础,计算影响因素分值,建立增值收益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依据政府、集体对增值收益的贡献,测算分用途、分级别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不同级别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政府分配比例随级别的降低而减少,集体分配比例则随级别的降低而增加,每降低一个级别商业服务业用地、工矿仓储业用地,政府分配比例平均分别减少2.66%、2.34%,集体分配比例则平均分别增加2.66%、2.34%;政府在商业服务业用地增值收益中的平均分配比例为31.58%,远高于在工矿仓储业用地增值收益中23.68%的平均分配比例。
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剪刀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肖月琦, 谢云, 王奕凯
2024, 63(5): 236-240.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40
摘要
(
132
)
PDF
(1577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农地的高价流转和低价流转两种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农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的原因在于农村熟人社会自发形成的土地流转价格相对较低;以村委会引导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其价格高位运行,两者呈现出剪刀差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提出政府要创建统一的流转信息平台,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公开化;降低恋土情结,弱化人情经济;构建完善的定价机制以及价格指数的动态调整机制;采取股份制换取农民土地,警惕炒地行为。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应然性分析、现实考察与转型策略
李晓夏
2024, 63(5): 241-249.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41
摘要
(
154
)
PDF
(1613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后脱贫时代的减贫实践、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的未来路径,指出未来乡村减贫发展必须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绿色增长为基准、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通过统筹协调减贫过程中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推动贫困地区的减贫与振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分析了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发展的应然性:符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填补经济发展绿色缺位引发的生态缺口、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长效发展、提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可行方案。其次,指出了当前面对的现实挑战:相对贫困长期存在、返贫和新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潜在影响、减贫工作转向带来的挑战、城乡减贫差异性并存。最后,提出了推动转型升级的策略:实时对标问题,变革配套机制;瞄准贫困根源,阻断代际传递;聚焦人类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四川省共同富裕进程测度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郭耀辉, 况嘉欣, 谢蕾, 杨万宝
2024, 63(5): 250-257.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4.05.042
摘要
(
138
)
PDF
(2877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共同富裕两大基本维度——共同度与富裕度,构建四川省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变异系数法及耦合协调模型等相关计量方法,测度2012—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共同富裕两大维度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2—2021年,四川省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出“中高边低”的空间特征。四川省21市州共同度指数和富裕度指数均呈正向增长的态势,且富裕度指数增长速度高于共同度指数增长速度,但共同度和富裕度差异显著。四川省共同富裕两大维度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变化显著,耦合协调度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协调等级也由中度失调迈入良好协调等级。
通知公告
《湖北农业科学》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招募启事
(2024-10-3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new
(2024-12-20)
《湖北农业科学》声明
(2024-12-19)
《湖北农业科学》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项目中期评估
(2024-12-17)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社参加“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培育现代化编辑人才”学术报告会
(2024-12-16)
《湖北农业科学》被中国农业期刊集成服务平台全文收录
(2024-11-05)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社赴南京参加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分会年会
(2024-10-24)
湖北省农科院科技期刊社赴市州农科院开展农业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调研交流
(2024-10-1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社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交流会
(2024-09-3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期刊社参加国庆75周年湖北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4-09-30)
更多>>
协办单位
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武汉轻工大学硒科学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
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孝感市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友情链接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
中南农业科技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