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6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3-12-25
    育种·栽培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E两优莹丝的选育与应用
    金卫兵, 聂亚林, 夏明元, 孙小琼, 戚华雄, 万丙良, 钟余平, 邵健, 李进波
    2023, 62(12):  1-3,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1
    摘要 ( 292 )   PDF (1625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两优莹丝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E农1S为母本、长粒莹丝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Oryza sativa L.)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21—2022年湖北省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迟熟中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2022年生产试验,表现出产量高、抗性较好、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2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230031)。介绍了该水稻品种的选育过程,阐述了其主要的特征特性、产量、抗性和品质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襄阳市夏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郭莉, 马现斌, 李新彦, 胡飞
    2023, 62(12):  4-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2
    摘要 ( 231 )   PDF (1739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充分了解和评价湖北省襄阳市种子市场上推广应用较好的夏玉米(Zea mays L.)品种的优良特性和综合表现,为该地选育、推广优良夏玉米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襄阳市种子市场上推广应用较好的20个夏玉米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77%~58.67%,其中出子率的变异系数最小,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1.59~1.97,果穗直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百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但整体来说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都较小,品种遗传变异丰富程度一般。主成分分析中5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9.897%,并以此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品种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得分较高的夏玉米品种有先之源66、鼎优220和沃玉3号。夏玉米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品种可以划分为六大类。
    玉米新品种金玉2002的选育
    杨虎, 周刚, 曹永胜, 陈光勇, 秦光明, 李萌, 唐余成, 宋伟, 张世洪
    2023, 62(12):  9-12,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3
    摘要 ( 210 )   PDF (1634KB)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玉2002是用自交系WD11作母本、自交系DH-15作父本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2020—2021年参加湖北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9 656.9 kg/hm2,比对照品种华玉11增产5.9%。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金玉2002的选育目标、选育思路、选育经过、亲本及品种特征特性、参试结果、优点、生产中注意事项、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等。
    干湿交替对直播再生稻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林义月, 李阳, 张作林, 汪本福, 张枝盛, 程建平
    2023, 62(12):  13-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4
    摘要 ( 191 )   PDF (2833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选择适合直播再生稻(Oryza sativa L.)的水分管理方式,在大田条件下,以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淹灌(CI)、轻度干湿交替(AWMD)、重度干湿交替(AWSD)3种水分处理,研究干湿交替水分处理方式对水稻茎秆倒伏指数、植株茎秆形态性状、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倒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下头季稻产量最高,达8.53 t/hm2,且轻度干湿交替的头季稻每穗粒数分别比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增加26.11%和3.73%,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再生季稻产量(7.12 t/hm2)比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增加14.47%和9.54%,轻度干湿交替的周年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P<0.05);与其他2种水分处理方式相比,轻度干湿交替降低了再生稻的倒伏指数,提高了抗折力,使再生稻茎秆重心高度下移,增强了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从而提高了再生稻的抗倒伏能力;再生稻的产量与水稻茎秆抗倒伏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轻度干湿交替可以提高直播再生稻的抗倒伏性和产量。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特性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丁晓塽
    2023, 62(12):  18-22,2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5
    摘要 ( 234 )   PDF (2104KB) ( 1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7个玉米(Zea mays L.)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产量、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省种植的春玉米和夏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在作为春玉米和夏玉米时表现出差异,总体上作春玉米栽培时产量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且品种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作春玉米栽培时,宜单629和登海9号产量较高,其产量分别为8.34 t/hm2和8.20 t/hm2;作夏玉米栽培时,宜单629的产量最高,达6.78 t/hm2,并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在相同渍害、病虫害条件下,宜单629出苗率为97.8%,表现为抗病性强而略抗虫。综合来看,所选用的北方品种在湖北省不宜作夏玉米栽培,根据高产和适应性好为选种前提,春玉米和夏玉米都可选种宜单629。
    不同小麦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戴宝生, 吕锐玲, 胡亚珂, 黄晓莉, 闫振华, 张华崇, 赵树琪, 张欣, 李蔚
    2023, 62(12):  23-2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6
    摘要 ( 235 )   PDF (1626KB) ( 1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相互关系,基于2021—202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44个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小麦品种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联度(r)由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r=0.914 7)、容重(r=0.899 0)、株高(r=0.873 0)、千粒重(r=0.852 0)、穗粒数(r=0.827 2)、吸水率(r=0.821 8)、粗蛋白质含量(r=0.814 8)、湿面筋含量(r=0.768 3)、叶枯病发病率(r=0.522 2)、稳定时间(r=0.425 6)。这说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生育期,其次为容重、株高;影响较小的因素为稳定时间和叶枯病病株率。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实践时,主攻方向为容重高、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同时注重加强对株高的选择。
    不同浓度生根粉对甘薯芽苗生根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
    张杰, 朱杰, 宿秀丽, 龚洪波, 吴山
    2023, 62(12):  29-3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7
    摘要 ( 222 )   PDF (1572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品种普薯32号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生根剂处理甘薯芽苗,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薯芽苗生根时间、生根数量、根长度及扦插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吲哚丁酸) + NAA(萘乙酸)、ABT(生根粉)和清水处理均能使甘薯芽苗快速生根,而ABT浓度超过25 mg/L对甘薯芽苗生根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生根数量。当甘薯芽苗生根数量随着ABT剂量增加而减少时,单根长度不会出现明显变长的现象,根总长度与生根数量整体呈正相关。甘薯芽苗生根后扦插可显著提升芽苗的存活率,各生根剂处理芽苗存活率均高于清水对照;甘薯芽苗的存活率与芽苗生根数量和根总长度有一定的关联。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朱杰, 温海霞, 方治国, 宿秀丽, 张杰, 吴峰, 李晓敏, 王文建
    2023, 62(12):  33-37,6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8
    摘要 ( 207 )   PDF (2033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品种,采用等距分级法对8个参试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中薯3号营养品质最优,华薯16号产量最高,中薯685 综合指数最高。综合产量和营养品质来看,中薯685为最优品种,其次是华薯16号。
    资源·环境
    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郭冲, 刘雅洁, 杨懿德, 杨洋, 杨国伟, 许艳玲, 陈佛源, 韩伟, 刘雷, 鄢敏, 曾淑华
    2023, 62(12):  38-4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09
    摘要 ( 177 )   PDF (3994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烤烟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白色地膜覆盖并在适当时间揭膜处理为对照,研究较高海拔 (1 200 m)不同颜色地膜(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地膜)全生育期覆盖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相关性及冗余分析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真菌群落结构的联系。结果表明,各全生育期覆膜处理的烤烟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该地区土壤真菌的主要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占总菌门的83%以上。土壤真菌多样性表现为黑白双色地膜全生育期覆盖>白色地膜全生育期覆盖>对照>黑色地膜全生育期覆盖。各全生育期覆膜处理和对照的优势菌属差异明显,肉座菌属(Hypocrea)、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镰刀菌属(Fusarium)、丛赤壳属(Nectri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氮素、磷素有密切联系。大量元素(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中、微量元素(全硫、全铜、有效铜、全锌、有效镁、全硼)是对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综合来看,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在宜宾市较高海拔烟区是可行的,且以黑白双色地膜全生育期覆盖为佳。
    氮肥优化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大兵, 周剑雄, 胡洪涛, 朱凤娟, 袁家富, 赵书军
    2023, 62(12):  46-5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0
    摘要 ( 148 )   PDF (1936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来凤县凤头姜最佳施氮量及优化施肥对凤头姜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凤头姜产量、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以450~495 kg/hm2施氮量为最佳。不同施氮量对凤头姜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增加施氮量却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与常规施肥(CF)相比,专用肥(SF)和缓控释肥(SRF)处理凤头姜产量分别增加了25.23%和13.96%,专用肥能够获得更高的干物质量和氮素累积量。较常规施肥而言,专用肥处理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9.33%、62.58%和25.23%,而缓控释肥处理则分别增加了13.33%、34.66%和13.96%。
    CO2浓度升高和有机肥-化肥施用对水稻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徐芬, 郭红岩, 喻小兵, 彭立军, 姚晶晶
    2023, 62(12):  51-5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1
    摘要 ( 182 )   PDF (2472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依托中国水稻FACE平台(Free air CO2 enrichment),研究了化肥和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2种施肥方式下,大气CO2浓度升高(环境大气+200 μmol/mol)对水稻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铜和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抽穗期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和成熟期水稻子粒中锌含量,但显著降低了抽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和抗氧化酶活性。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处理下,对比正常大气CO2浓度,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活性,但降低了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和水稻子粒中铜和锌含量。因此,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水稻对CO2浓度升高的适应性。
    川滇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侯玲琳, 黄玺玮, 徐霞, 聂常乐
    2023, 62(12):  56-62,11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2
    摘要 ( 176 )   PDF (4533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川滇农牧交错带24个地面观测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和地表湿润指数(SWI),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反距离插值法(IDW)、Mann-KendalL突变检验、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的ET0SW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主要气象因子对不同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演变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61—2015年,川滇农牧交错带ET0呈下降趋势,SWI呈缓慢上升趋势,1987年为ET0SWI的突变年;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可近似以横断山区边界作为分界线;全区四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在下降,冬季时空演变不显著;平均风速是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次之,ET0对最低气温响应最弱。
    FeCl3改性沸石制备条件优化及磷吸附机制研究
    郑新燕, 赵丹, 王木兰, 陈朝琼
    2023, 62(12):  63-6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3
    摘要 ( 171 )   PDF (4607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沸石FeCl3改性条件的优化方法,提高磷吸附效率,阐明磷吸附机制,采用响应面法考察FeCl3浓度、改性时间、改性转速、改性温度4因素对改性沸石磷吸附效果的影响,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改性条件的最优组合;用SEM、BET、XRD、FTIR表征技术,结合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模型,阐明FeCl3改性沸石的磷吸附机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FeCl3改性沸石的磷吸附效果有显著影响,改性条件与磷吸附率间的多元回归模型R2(TP%)为0.987 9,Radj2(TP%)为0.975 9,拟合度好,响应面优化后最佳改性条件为FeCl3浓度3.8 mol/L,改性时间6 h,改性温度32 ℃,改性转速186 r/min。表征结果表明,FeCl3改性没有破坏沸石的骨架结构,Fe2O3负载于沸石表面,增加了比表面积,与磷的络合吸附作用可以提高磷吸附效率。Langmuir、Freundlich方程的R2分别为0.995 95、0.985 66,说明单层吸附与多层吸附同时存在。二级动力学模型的R2为0.870 09,大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R2(0.501 53),说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FeCl3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特征,FeCl3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集约化农区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及其时空变化——以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为例
    刘美娥, 程震, 涂梨平, 刘涛鑫
    2023, 62(12):  69-7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4
    摘要 ( 169 )   PDF (5043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收益还原法、生态因子当量法,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为例,综合利用湖口县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测算了其在2010年、2020年湖口县耕地资源资产价值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10—2020年湖口县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呈减少趋势,减少了61.73%;距离县城较近的双钟镇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减少较多,而距离县城相对较远的乡镇(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减少较少。2010—2020年湖口县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呈明显上升趋势,增长率为252.64%;其中,2010—2020年湖口县耕地资源社会稳定价值呈减少趋势,而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呈增加趋势。2010—2020年耕地资源生态价值整体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较小。2010—2020年土壤保持价值是湖口县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主要部分,其次为废物处理和维持生物多样性;除双钟镇、南北港水产场和马影镇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各乡镇(场)的耕地资源生态价值均呈上升趋势。2010年耕地资源资产价值为54.18亿元,2020年达119.98亿元,增长率为121.45%。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明显增长是导致耕地资源资产价值增长的主要原因。
    植物保护
    琼脂扩散法用于放线菌源生防菌剂筛选的活性影响因素
    张志刚, 王开梅, 吴兆圆, 万中义, 方伟
    2023, 62(12):  78-8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5
    摘要 ( 199 )   PDF (4200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bosporioides)、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西瓜猝倒病菌(Pythium aphanidematum)为模式靶标,探讨了放线菌源生防杀菌剂筛选的活性特征、影响活性稳定性和敏感度的因素。采用琼脂扩散法,测试了模式靶标、化合物标准样品和放线菌标准菌株的发酵液样品对杀菌活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靶标的处理过程、靶标菌的含量、样品的类型以及样品的加入量与活性反应有直接关联。不同模式靶标菌对破碎处理的耐受程度不同,必须针对不同模式靶标进行个性化处理,以保证模式靶标菌在测试中的稳定生长状态。在琼脂扩散法中,不仅可以检测样品的杀菌活性强度,而且活性成分与靶标菌的不同作用方式也可以呈现。保留活菌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在加入量较宽的范围内都显示活性,而经过滤除菌处理的放线菌发酵液样品和标准化合物都只在样品加入量比较大时才显示出活性。
    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黄薇, 李林, 金利容, 袁斌, 朱文达, 万鹏
    2023, 62(12):  85-88,9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6
    摘要 ( 172 )   PDF (1641KB) ( 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32%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14.4、22.8、31.2、45.6 g(a.i)/hm2 4个剂量,以30%甲酰氨基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a.i)/hm2为对照药剂,并设人工除草及空白对照,研究32%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其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夏玉米播种后22 d、杂草2~6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20、40、60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并于夏玉米收获后进行测产。结果表明,施用32%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14.4~45.6 g(a.i)/hm2对试验夏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旱莲草(Eclipta prostrata L.)、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表现出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60 d对稗草、马唐、旱莲草、马齿苋的株防效为79.82%~95.35%,对稗草、马唐、旱莲草、马齿苋的鲜重防效为81.75%~96.76%,与对照药剂30%甲酰氨基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0 g(a.i)/hm2对以上杂草的防效相当,供试药剂各处理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达20.70%~25.10%,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和人工处理。32%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药害,也未发现人畜中毒,对环境友好。
    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
    梁少茹, 赵丰华, 蒋双丰, 郑杰, 付群英, 党永超
    2023, 62(12):  89-9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7
    摘要 ( 291 )   PDF (1633KB) ( 1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安全性,于2021年8月、9月进行2次田间药效试验,选用常用农药30%唑虫酰胺悬浮剂、240 g/L虫螨腈悬浮剂、25 g/L联苯菊酯乳油作为对照,对四唑虫酰胺防治灰茶尺蠖的效果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喷施农药后3 d,2次试验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84.29%~89.44%、69.40%~78.69%;喷施农药后7 d,2次试验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94.81%~97.71%、86.28%~94.36%;喷施农药后14 d,2次试验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90~15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84.82%~87.89%、80.14%~85.40%;在8月、9月3龄以内幼虫占比分别为90.74%、32.55%的条件下,2次试验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性均优于对照药剂唑虫酰胺、虫螨腈、联苯菊酯,且8月防治效果明显高于9月。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能够有效防治茶园灰茶尺蠖,浓度为90~150 mL/hm2对茶树生长安全。在灰茶尺蠖幼虫3龄内采取喷药措施防治效果更佳。
    园艺
    温度和氮营养盐对龙须菜生长与光合生理的影响
    陈泽宇, 丁雨豪, 王静文, 倪嘉璇, 何昊林, 徐加涛, 蒋书英, 王津果
    2023, 62(12):  94-10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8
    摘要 ( 206 )   PDF (2405KB) ( 1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栽培龙须菜(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温度水平(LT:20 ℃;HT:24 ℃)和3个氮营养盐浓度(LN:3.1 μmol/L;MN:30.1 μmol/L;HN:103.1 μmol/L),研究2个环境因子变化对龙须菜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氮营养盐及二者交互作用对龙须菜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RGR随着温度的升高、氮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显示,在同一氮营养盐浓度下,HT处理组的有效光合量子产量[Y(II)]在0.18~0.24内波动,均高于LT处理组,在同一温度培养条件下,HN处理组的Y(II)普遍高于LN处理组;温度对龙须菜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存在显著影响(P<0.05);氮营养盐对不同处理下龙须菜的rETRmax、光能利用效率(α)、饱和光强(Ik)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二者交互作用对α存在显著影响(P<0.05)。此外,温度、氮营养盐及二者交互作用对龙须菜的光合色素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氮营养盐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其可溶性蛋白质(SP)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LT或HT条件下,氮营养盐浓度的增加显著促进叶绿素 a(Chl a)、类胡萝卜素(Car)和SP的合成(P<0.05)。HN和HT促进了龙须菜的生长,结果为解析龙须菜应对核电站温排水区的环境变化提供了理论数据。
    阳春砂与草果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杨加珍, 徐鹤萌, 陈佳, 何伟, 曾亚文
    2023, 62(12):  102-1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19
    摘要 ( 170 )   PDF (12382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豆蔻属(Amomum L.)2种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与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叶解剖结构特性差异,采用指甲油印痕法和超薄切片法对其叶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叶片在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的结构、叶片横切面结构、叶肉细胞超微观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气孔器的数量、气孔器的大小、叶绿体的结构、叶肉细胞贮藏的营养物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分别比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大;阳春砂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分别比草果叶片的上、下表皮气孔数目多;阳春砂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太明显,草果叶片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较明显,且栅栏组织排列更加整齐、规则;阳春砂的叶绿体中含有淀粉粒和嗜锇颗粒,细胞质中含有内生菌,草果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脂滴。
    幼龄期矮砧苹果根系分布及生长发育规律
    吉光鹏, 周晓通, 张栋海, 吴玉蓉, 牛蛉磊
    2023, 62(12):  108-11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0
    摘要 ( 188 )   PDF (2861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根系分布对矮砧苹果幼龄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年生矮砧苹果为试材,采用剖面挖掘和网格取样法,调查花期、果实膨大期及采收期3个根系生长关键时期根系生长动态及分布特征,分析矮砧苹果根系随生育进程推进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矮砧苹果根系最密集区域为水平0~30 cm、垂直0~40 cm,且表现为采收期根系发育最旺盛,花期次之,第三是膨大期;从水平分布来看,根干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花期和采收期最大值均出现在0~10 cm区域,膨大期除根干重密度外,其他根系构型指标极值均出现在10~20 cm区域;从垂直分布来看,花期距地表20~30 cm区域根系发育最旺盛,膨大期和采收期根系构型指标峰值则在20~30 cm或10~20 cm区域出现;以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占总量的80%作为根系活动主要区域,花期为水平0~70 cm、垂直0~40 cm区域,膨大期为水平0~130 cm、垂直0~40 cm区域,采收期为水平0~80 cm,垂直0~50 cm区域,因此,水肥管理需根据根系生长发育特性采用不同的措施,尤其在果实膨大期要采取田管措施增加根系生长量,以保证树体活力。
    中药材
    中草药联合用药对水产养殖病菌防控及微生态的影响
    陈静
    2023, 62(12):  114-11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1
    摘要 ( 178 )   PDF (7200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中草药联合用药对水产养殖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及对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将经过初筛后的中草药进行配比,以正交试验法对致病菌进行中草药联合用药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12种中草药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乌梅、川连、石榴皮和白头翁对5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乌梅+白头翁”组合的平均抑菌圈直径达13.23 mm,MIC值下降明显,具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中草药用药使得水体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均有所变化,试验组“Mu+Gr”组合、“Mu+Co”组合、“Mu+Pu”组合较对照细菌丰度分别减少28.16%、25.33%和13.27%。中草药联合用药能有效为农渔业中进行病菌防治提供新思路,进而减少化学药剂的滥用。
    LPS致家兔发热模型的建立及用于壮瑶药解热活性成分筛选
    邓玲玉, 朱华, 许立拔, 谢凤凤, 罗静, 平静云, 农丽珍, 李茵兰, 曾艳芳, 陈雅玲, 岑思
    2023, 62(12):  120-12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2
    摘要 ( 213 )   PDF (1669KB) ( 1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毒素(LPS),评价LPS所致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造模后1 h,所有提取物、壮瑶药活性单体进行给药。使用智能热原仪测量LPS家兔的肛温变化,并计算肛温增长值、变化率和每个时间点解热积分及各供试品的解热总积分。结果表明,注射LPS 1 h后,所有家兔肛温均比基础肛温升高0.8~3.0 ℃,模型组家兔在造模后肛温维持高温状态,未见明显改变。与模型组比较,7种壮瑶药的提取物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蝙蝠草醇提物>旱田草水部位提取物>白子菜水提物>火炭母醇提物>旱田草石油醚部位提取物>拳卷地钱醇提物>兰香草水提物>旱田草正丁醇部位提取物>铁皮石斛榨汁。13种壮瑶药的活性单体均有1个或以上时间点肛温变化率显著降低,按解热总积分大小排序表现为山奈酚>川陈皮素>橙皮苷>异槲皮素>芹菜素>槲皮素>紫云英苷>没食子酸>醋酸洗必泰>鞣花酸>绿原酸>木犀草素>金合欢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确定LPS复制家兔发热模型的最佳剂量为4.0 μg/kg;7种壮瑶药提取物和13种壮瑶药活性单体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白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镇痛抗炎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梁资就, 蒋林, 林青华, 林昌源, 张仁义, 黄小洪, 赖信宏, 谢孟姣, 陈海燕, 李芳婵
    2023, 62(12):  130-13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3
    摘要 ( 177 )   PDF (1612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根皮乙酸乙酯部位(BLE)镇痛抗炎及抗氧化能力,以BLE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板致痛法、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及前列腺素E2(PGE2)炎症介质含量测定探讨其镇痛、抗炎作用,通过DPPH法和ABTS法评价BLE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BLE溶液各剂量组给药60 min时痛阈值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与给药前相比,各剂量组在各时间点痛域值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各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相比,各剂量组小鼠扭体次数极显著减少;各剂量组小鼠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减轻,且各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间无显著差异;高剂量组小鼠对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度有极显著减轻,各剂量组与雷公藤多苷片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小鼠PGE2含量极显著降低;与雷公藤多苷片组相比,高、中剂量组PGE2含量均无显著差异。BLE清除PDD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增加呈正相关,IC50为0.029 mg/mL,低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IC50(0.04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呈正相关,IC50为0.033 mg/mL,低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IC50(0.042 mg/mL)。
    畜牧·兽医
    生态养殖模式下湖北省4个地方鸡品种资源肌肉氨基酸比较
    潘爱銮, 张蓉蓉, 谭国辉, 皮劲松, 曾均, 申杰, 罗红兵, 朱伟, 黄涛, 张瑞金, 吴艳, 张昊, 孙静, 梁振华, 付明, 杜金平, 王秀军
    2023, 62(12):  135-14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4
    摘要 ( 185 )   PDF (2212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来凤酉水鸡种质资源特性,研究了生态养殖模式下来凤酉水鸡资源肌肉氨基酸含量与风味,并比较分析了其与江汉鸡等3个地方鸡品种肌肉营养及风味差异。结果表明,来凤酉水鸡公鸡、母鸡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谷氨酸,分别为3.88 g/100 g、3.84 g/100 g,EAA/TAA分别为43.07%、44.86%,EAA/NEAA分别为75.60%、81.36%,达到FAO/WHO规定的理想氨基酸标准。来凤酉水鸡公鸡、母鸡肌肉中谷氨酸的TAV最大,分别为12.93、12.80,呈味最强。湖北省4个地方鸡品种资源公鸡肌肉中EAA含量差异不显著,母鸡肌肉中EAA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公鸡肌肉中,洪山鸡TAA最高,为(23.70±1.91) g/100 g,然后依次是来凤酉水鸡[(22.8±2.25) g/100 g]、江汉鸡[(19.01±0.75) g/100 g]、双莲鸡[(18.87±1.56) g/100 g],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母鸡肌肉中,来凤酉水鸡的TAA最高,为22.67 g/100 g,显著高于江汉鸡等3个品种,随后依次为洪山鸡(20.05 g/100 g)、江汉鸡(18.78 g/100 g)、双莲鸡(17.49 g/100 g),洪山鸡显著高于双莲鸡。以公鸡、母鸡肌肉氨基酸为指标进行聚类,洪山鸡均独立形成一大类。
    棕黑锦蛇鳞片特征、脂肪酸和肌肉单糖分析
    黄笑然, 杨文建, 万祥旭, 周思宇, 周宝丽, 孟鑫, 金志民
    2023, 62(12):  141-144,15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5
    摘要 ( 158 )   PDF (2003KB) ( 1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鉴定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鳞片特征,测定蛇油中脂肪酸和肌肉单糖的种类和相对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蛇油和肌肉多糖,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甲酯化的蛇油中脂肪酸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同时,多糖经水解和衍生后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肌肉中单糖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2.02,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脂肪酸相对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油酸(34.200%)、棕榈酸(22.600%)、亚油酸(22.200%)、硬脂酸(5.280%)。肌肉多糖中单糖主要有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2种,其中葡萄糖占比69.13%,葡萄糖醛酸占比14.32%。
    贮藏·加工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葡萄果渣中原花青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付佳乐, 耿直, 陈革豫
    2023, 62(12):  145-15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6
    摘要 ( 184 )   PDF (3467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葡萄果渣为原料,以低共熔溶剂的种类、微波功率、摩尔比、液固比为考察因素,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正交优化葡萄果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提取得到的原花青素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功率420 W、提取时间40 s、提取温度40 ℃、液固比40∶1,摩尔比1∶2的氯化胆碱/丙三醇作提取剂,提取率可达19.57%。原花青素在pH≤2条件下较为稳定,保留率达85%以上;原花青素在4 ℃放置5 h后的保留率在80%以上,但随着温度升高保留率下降;氧化剂(H2O2)使原花青素保留率在2 h后发生明显下降,为90%以下,且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升高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还原剂(维生素C)则对原花青素起到保护作用,维生素C浓度在0.32 g/L以下时,其保留率在3 h内仍维持在80%以上;金属离子除Zn2+外,对原花青素均具有一定的破坏,Zn2+使原花青素保留率维持在80%左右;日光照射5 h后,原花青素保留率降低到60%,但避光保存的原花青素保留率为80%。
    分子改良提高t露聚糖酶的耐热性
    王亚伟, 薛强, 熊海容
    2023, 62(12):  151-153,16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7
    摘要 ( 157 )   PDF (2458KB) ( 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来源于嗜热放线菌(Thermobifida fusca)的甘露聚糖酶基因(KJ806638)为研究对象,利用易错PCR方法对其进行改造,获得了耐热性进一步提高的甘露聚糖酶。筛选获得的N16I突变株,其最适反应温度从72.5 ℃提升到77.5 ℃。差示扫描荧光定量(DSF)检测结果显示,酶蛋白质的表观解链温度Tm从61.9 ℃提升到 63.2 ℃。
    检测分析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对叶百部中总生物碱含量
    吴港圆, 覃海琴, 胡东南, 张淼, 谢凤凤, 王孝勋
    2023, 62(12):  154-15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8
    摘要 ( 165 )   PDF (1925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our.)中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对叶百部碱为对照品,溴麝香草酚蓝为酸性染料,甲醇、三氯甲烷提取,4%盐酸溶解,在413 nm 波长下测定。结果表明,对叶百部碱的标准曲线为Y=0.003 7X+0.089 (R2=0.995 9),在32~8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3%,平均加样回收率的RSD为2.63%。1年生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为1.87~4.55 mg/g;2年生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为4.52~9.63 mg/g。酸性染料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
    HPLC-ELSD法测定梅子提取物中糖和糖醇的含量
    马舒翼, 梁佳欣, 许春平, 张婷, 李冉, 董爱君, 肜霖
    2023, 62(12):  158-16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29
    摘要 ( 162 )   PDF (1912KB) ( 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同时测定梅子提取物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蔗糖、麦芽糖水合物、麦芽三糖、麦芽四糖的方法。分离采用Grace Prevail Carbohydrate ES色谱柱,柱温为30 ℃;流动相为乙腈-水,流速为1.00 mL/min;检测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60 ℃,氮气流速为2.50 L/min。结果表明,果糖、山梨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水合物、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分别在34.69~2 220.00、16.22~1 038.00、38.66~2 474.00、24.53~1 570.00、22.91~1 466.00、6.09~390.00、14.69~940.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良好,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0%~4.09%,各目标物的回收率为85.5%~110.1%,精密度为0.3%~4.6%(n=6)。本方法在30 min内实现了糖和糖醇的分离,灵敏度和重复性检测较好,有效避免了溶剂及温度的影响,测量结果较准确且操作方便,可用于批量检测梅子提取物中糖和糖醇的含量。
    广西不同产地红穿破石地上及地下部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刘纤纤, 李文莉, 梁晓莲, 周楚惠, 陈勇, 罗孔现, 刘兆祥
    2023, 62(12):  163-170,17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0
    摘要 ( 167 )   PDF (4095KB) ( 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建立红穿破石地上、地下部分HPLC指纹图谱,对10个产地红穿破石地上、地下部分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Agilent ZORBX SB-C18(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 μL,通过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0个产地红穿破石地上、地下部分进行评价。建立了红穿破石地上、地下部分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3个共有峰。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对10个产地红穿破石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进行综合评价,广西桂林市平乐县的红穿破石综合质量更优。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可用于红穿破石综合质量评价和规范红穿破石的质量。
    补骨脂盐炙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魏子涵, 王文琦, 赵泽林, 张诗涵, 张丽艳, 李军, 马四补
    2023, 62(12):  171-17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1
    摘要 ( 145 )   PDF (6684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盐炙前后的高效液相( HPLC) 指纹图谱,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生品补骨脂、盐补骨脂的差异。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检测波长为290 nm。采用镜像对比、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相似性评价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成功建立了生品补骨脂、盐补骨脂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2种成分。生品补骨脂相似度良好,盐炙后的补骨脂相似度发生变化。镜像分析结果表明,盐炙后的补骨脂HPLC指纹图谱与生品补骨脂存在差异。与生品补骨脂相比,盐补骨脂的1~14号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LS-DA分析结果表明,生品补骨脂与盐补骨脂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补骨脂盐炙前后的鉴别及质量分析提供参考。
    信息工程
    基于CiteSpace的数字农业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王越晗, 夏煜
    2023, 62(12):  178-18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2
    摘要 ( 208 )   PDF (3260KB) ( 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2004—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592篇文献为样本,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分析数字农业国际研究热点和趋势。结果表明,数字农业国际研究呈持续增长趋势,在经历了理论探索期、稳定发展期后正处于迅猛暴发期;国际研究集中于数字农业的理论、方法、政策、实践应用等方面,而其主要阵地依然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虽然中国发文量较多,但国际学术影响力有待提升;研究热点从数字农业较关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数字农业的影响逐渐转向数字农业技术的创新、数字农业物联网设备的性能、数字农业供应链平台搭建与维护等方面;数字农业研究的前沿包括大数据分析技术与GIS技术结合处理农业监测数据、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方法支持农业决策系统等。此外,对数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数字农业发展的前景。
    基于数据共享系统的气象灾害防御网格治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邱忠洋, 蒋骏, 陈宏波, 姚丽娜
    2023, 62(12):  188-194,2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3
    摘要 ( 226 )   PDF (5388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气象信息及时高效地以网格化形式精准靶向发布给决策者或普通用户这一实际需求,常州市气象局依托局内数据共享系统,结合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常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联动指挥平台,设计研发了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治理平台。该平台可将预警、预报、重要通知、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高效精准地发布至网格员使用的PC端或APP端,再由网格员扩散。技术上,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治理平台所使用的数据共享系统引入了Token令牌管理机制,软件设计上采用了B/S数据处理架构,数据库依托Oracle,数据调取采用了Mybatis框架提供API服务。实际使用效果表明,系统灵活高效,基本满足服务的需求。
    生物工程
    NARS2基因变异与硒都黑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乔同同, 张宇, 李梓芃, 乔木, 秦振洋, 彭先文, 吴俊静
    2023, 62(12):  195-19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4
    摘要 ( 153 )   PDF (2369KB) ( 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硒都黑猪群体中发现猪NARS2基因第9内含子中存在g.101284 C>T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后,与23个胴体和肉质类性状表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NASR2基因g.101284 C>T位点极显著影响猪胴体皮厚(P<0.01),且显著影响猪肉眼肌面积、滴水损失48 h和肌内脂肪含量性状(P<0.05)。CC基因型个体皮厚极显著低于TT基因型个体(P<0.01);CC基因型个体滴水损失48 h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而TT基因型个体胴体眼肌面积显著小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而这4个性状中,除皮厚与眼肌面积性状不存在显著相关外,其他各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滴水损失48 h与肌内脂肪含量性状相关性最高(r2=0.882,P<0.01)。因此,该标记在育种应用中应当结合育种目标合理利用,针对不同主选性状,选留或淘汰不同基因型个体。
    不同核数的灵芝菌丝体转录组比较分析
    王红丽, 杨扬, 胡学博
    2023, 62(12):  200-205,23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5
    摘要 ( 172 )   PDF (4322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野生灵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D)、自然单核灵芝(Mo)、双核灵芝(Mu)的菌丝体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568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灵芝(D)与自然单核灵芝(Mo)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调控及DNA模板化、tRNA氨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等过程;野生灵芝(D)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L-丝氨酸代谢、硫化合物代谢等过程;自然单核灵芝(Mo)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染色质沉默、DNA模板转录、谷氨酸分解等过程。KEGG富集结果表明,自然单核灵芝(Mo)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在代谢通路上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基因主要被注释到过氧化物酶、维生素代谢等通路。野生灵芝(D)与自然单核灵芝(Mo)菌丝体、野生灵芝(D)与双核灵芝(Mu)菌丝体的差异基因并没有KEGG富集的结果,说明其代谢通路没有明显差异。筛选出3个品系中表达量差异均显著的基因,共12个,并对基因的主要功能进行预测。12个基因中有5个基因可以匹配到GO库。GO注释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主要被注释到氧化还原酶活性、金属离子结合、膜的调控与膜组成等方面。
    经济·管理
    美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万群, 万锐, 李敬锁
    2023, 62(12):  206-21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6
    摘要 ( 225 )   PDF (2653KB) ( 1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组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探讨美国农业科技创新高水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美国农业部联邦机构职责划分明确,农业研究服务部按区划分研究内容;各州建立的赠地大学和农业试验站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责任;企业等私立研究机构注重产业化项目的研究开发。在政策体系方面,美国的农业科技研发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与导向,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契合,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在投入体系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大,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促进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最后,基于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甘肃省中医药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罗中华, 庞淑侠, 云立新, 胡怡
    2023, 62(12):  212-21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7
    摘要 ( 149 )   PDF (1607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改进后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甘肃省中医药精准扶贫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中医药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尽管不同县区的不同领域存在差异性,但中医药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和健康扶贫作用明显。甘肃省中医药在精准扶贫助推农民脱贫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以及促进生态保护方面尚待提高。甘肃省应借助中医药精准扶贫成效和经验,将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助推甘肃省乡村振兴的首要途径,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中药材电商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中医药教育扶贫,扩大中药材生态扶贫规模等多途径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调查与对策研究
    苗华英, 贾礼桂, 王小丽, 熊飞, 王璐, 周炀, 葛双桃
    2023, 62(12):  218-22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8
    摘要 ( 159 )   PDF (1615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用SPSS 20.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绩效情况。结果表明,十堰市农业科技特派员主要以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部门的科技人才为主,形成了以技术帮扶和政策宣传为主、项目合作为辅的科技服务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对科技特派员的信任情况和服务满意度是影响科技特派员服务绩效的重要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十堰市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优化管理模式,构建长效机制;抓好人才培育,提升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强化精准服务,提升对科技特派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农户扩大产业规模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武陵山区千户猕猴桃产业样本为例
    谭明交, 祁春节
    2023, 62(12):  225-230,封三.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39
    摘要 ( 175 )   PDF (1664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连片脱贫地区、与全国一道摆脱贫困的武陵山民族地区为样本调查区域,以猕猴桃产业为例,从外在物理层面、外在软实力层面、内在原因层面3个维度对影响猕猴桃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宜机械化生产程度、离商业中心的距离、硬化路面占比、专业技术人员入户指导次数、农机补贴、乡村振兴驻村人数、户主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正向影响农户扩大产业规模意愿;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快递站点、户主受教育程度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负向影响农户扩大产业规模意愿。基于此,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综合支持政策、产业技术人才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做好“土特产”文章,助推特色农业产业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合作社资本结构对成员收入的影响——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
    吴亚玲, 罗红梅, 汪盛松, 吴超, 雷泽
    2023, 62(12):  231-23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40
    摘要 ( 150 )   PDF (1614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湖北省果蔬合作社的数据,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分析合作社自然资本、股权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盈余分配对普通成员收入的作用机理,并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检验资本结构对影响普通成员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倾斜的合作社资本结构导致普通成员权利产权弱化和合作社资本结构固化,对普通成员的增收效应不强。最后,提出引导农民土地、劳动力、农机等生产要素参与合作社分配,扩大合作社出资范围,推动合作社财政补贴股权化改革,构建“大农”与“小农”相制衡的合作社资本结构等平衡合作社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策勒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
    卢永荣, 吴文婕, 赵艳梅, 凯迪日耶·艾力, 刘珊珊
    2023, 62(12):  236-24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41
    摘要 ( 174 )   PDF (1727KB) ( 1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熵值法、农业产业融合指数模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测算与分析新疆策勒县2015—2019年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策勒县ACDI指数从0.108 9增至0.566 4,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融合行为与融合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指数均呈增长趋势。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拓展、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增收与就业4个分类指数均呈现稳定增长,城乡一体化趋势略有波动。关联产业、市场需求等5类因素对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关联度较高且影响程度显著。据此,提出“接二连三”“倚二连三”“跨二连三”“由三接一”等策勒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并从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催生农业新业态、完善人才、金融财政、科技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策勒县脱贫巩固与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赵敏, 张怡
    2023, 62(12):  243-25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42
    摘要 ( 236 )   PDF (1633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具有显著的南北方区域异质性差异,但数字化程度却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与“宽带乡村”试点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赖艳娟, 薛睿, 赵映慧
    2023, 62(12):  252-256,封三.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3.12.043
    摘要 ( 180 )   PDF (2730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总征收土地面积、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城镇人口等经济社会数据,构建土地征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定量测算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社会经济效益,并利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土地征收效益波动变化明显,2006—2009年波动较大,2010—2019年波动较小。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效益较低,低和较低效益的省(市)数量多。长江经济带土地征收效益空间差异变化大,不仅带内东中西3个区域之间变化差异较大,而且3个区域内部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