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婷婷. 三黄泻心汤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3):190-192. [2] 魏江存,陈勇,谢臻,等.中药大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效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7,28(25):3569-3574. [3] 吉晓丽. 黄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9):128-129. [4] 施高翔,邵菁,汪天明,等.黄芩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新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9):3713-3718. [5] 赵楠,李隆云,白志川.中药材黄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1):53-58. [6] 马红梅,陈刚,裴月湖.黄连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理活性[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30(10):759-763,828. [7] 曹俊辉. 复方泻心汤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研究[D].广东汕头:汕头大学,2009. [8] 秦亚东,席先蓉,梁光义,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泻心汤不同煎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及体外抗菌作用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387-2389. [9] 张秀桥,刘焱文,林清华.三黄泻心汤两种汤剂体外抗菌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61-63. [10] 陈芳园,闵仲生.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实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10-13. [11] 肖永平,冯四林,邱连建,等.三黄泻心汤中西医结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体内外实验研究[J].中国药业,2011,20(15):6-8. [12] 熊玉霞,孟宪丽,张艺,等.泻心汤及其拆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1):7-9. [13] 耿慧春,杨波,李彦冰.三黄泻心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0,27(4):57-59. [14] 刘保林,宣园园,王晓虎,等.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3):1-3. [15] 陈勇,陈子隽,魏江存,等.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泻下作用比较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6):82-85,110. [16] 白羽,肖箫,薛莹雪,等.三黄泻心汤有效成分逆转LPS诱导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8(5):1-2. [17] 谿忠人,大野智子.大小柴胡汤、三黄泻心汤与祛脂酸对类固醇激素大鼠改善作用的比较研究[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2):24. [18] 刘保林,陶玉.三黄泻心肠及其组方对凝血系统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5(2):5-6. [19] 刘保林,刘晓华.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8,14(1):16-18. [20] 李静华,魏晓芬,郭玉成,等.三黄泻心汤不同剂型的抗炎及泻下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439. [21] 张祎,陈文,孟宪丽.三黄泻心汤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 30(4):1-5. [22] 魏江存,陈勇,庾延和,等.中药复方安全性因素的研究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115-118. [23] 邓丽红,谢臻,陈勇,等.剂量配伍对泻心汤蒽醌类成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8,38(6):590-594. [24] 魏江存,陈勇,谢臻,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大黄和醋大黄的总蒽醌含量[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6):88-92. [25] 王伽伯,马永刚,张萍,等.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和肝肾毒性的影响及其典型相关分析[J].药学学报,2009,44(8):885-890. [26] 刘建利. 中药复方疗效的物质基础及其化学成分研究方法[J].中成药,1992(10):49. [27] 何伟,秦林,司淑媛.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乌头碱和粉防己碱煎出量的测定[J].中草药,2002(7):27-29. [28] 魏江存,秦祖杰,谢臻,等.大黄不同炮制品对大承气汤泻下作用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392-5396. [28] 彭伟,蒋燕萍,傅超美,等.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1):84-88. [30] 陈建萍,谭炳炎,吴伟康,等.四逆汤中附子甘草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3):1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