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NG J A, ZHANG Q, WEI Y W, et al.Integrated furnace for combustion/gasification of biomass fuel for tobacco curing[J]. Waste and biomass valorization, 2019(10), 2037-2044. [2] 王政,韦建玉,沈燕金,等. 密集烤房配套生物质能换热器的设计[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8):125-128. [3] 陈洪浪,周孚美,何阳,等. 新能源技术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J]. 工业加热,2017,46(6):56-59. [4] 沈燕金,许龙,冯坤,等. 太阳能辅助热源烟叶的烘烤特性及含水率变化模型[J]. 太阳能学报,2017,38(10):2737-2742. [5] 陈妍洁,赵正雄,朱立春,等. 醇基与生物质颗粒两种燃料烘烤烟叶效果差异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7):1560-1565. [6] 任杰,白茹,袁威,等. 天然气水暖集中供热密集烘烤效果[J]. 中国烟草科学,2014,35(5):89-92. [7] 闫铁军,马晓寒,庞哲,等. 我国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舒适性关系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2021,42(6):60-65. [8] 贺帆,王梅,王涛,等. 二氧化硫在烤烟密集烤房群周围的空间分布[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3):857-862. [9] 韩善红,雷继才,崔国民,等. 不同调制工艺参数组合对烤烟水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0):2580-2584. [10] 夏冰冰,梁永红,张扬,等. 遵义烟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的相关性[[J]. 中国烟草科学,2015(1):30-34. [11] 王春凯,王英俊,矫海楠,等. 不同采收成熟度烤后烟叶香气质量评价[J]. 中国烟草科学,2016,37(3):22-28. [12] 沈建平,陈乾锦,李小龙,等. 烟叶多酚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J]. 中国烟草科学,2021,42(4):73-77. [13] 李晓辉,甄焕菊,李雪利,等. 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引进烤烟品种NC71烘烤过程中生理指标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7):51-57. [14] 姜慧娟,赵铭钦,任伟,等. 浓香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及多酚含量与香气质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14,20(5):25-30. [15] 张希,王慧芳,徐世晓,等. 河南烟区烤烟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比较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4):40-47. [16] 刘春奎,贾琳,毋丽丽,等. 河南主产烟区烤烟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J]. 烟草科技,2014(8):62-67. [17] 陈振国,孙光伟,陈祥,等. 燃煤型密集烤房污染物排放及脱硫除尘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2021,27(4):28-35. [18] 王行,文志强,何振峰,等. 生物质能在密集烤房上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5):139-142. [19] 倪刚,杨章宁,冉燊铭,等. 生物质与煤直接耦合燃烧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2021,27(3):198-203. [20] 饶月,刘芮,杨飞,等. 烟秆和木屑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工艺参数优化[J]. 可再生能源,2019,37(5):650-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