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导决策信息》编辑部课题组.西部开发要以生态建设为中心[J].领导决策信息,2000(16):2-6. [2] 吴清,谢瑞萍,宋晨.广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4):140-146,155. [3] 王晓红,张宝生.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耦合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6):89-93. [4] 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5):788-799. [5] 谷国锋,王建康,刘多,等.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1):63-70. [6] 刘曰庆,孙希华,李翠艳.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2):56-59. [7] 逯进,常虹,汪运波.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2):60-68. [8] 李俊翰,高明秀.山东省生态效率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生态经济,2018,34(10):61-68,228. [9]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生态学报,2015,35(7):2244-2254. [10] 张发明,叶金平,完颜晓盼.新型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生态经济,2021,37(4):63-69. [11] 马越峰,岳忠春.呼包银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分析[J].生态经济,2018,34(7):196-200. [12] 王琦,汤放华.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2015,35(12):161-167,202. [13] 王楠楠,章锦河,刘泽华,等.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地理研究,2013,32(12):2346-2356. [14] 王海萍,陈斐,王圣云.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定量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4):95-100. [15] 孙黄平,黄震方,徐冬冬,等.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7,37(2):163-170,186. [16] 贺嘉,许芯萍,张雅文,等.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研究——以金沙江为例[J].生态经济,2019,35(6):131-138. [17] 余瑞林,刘承良,熊剑平,等.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5):120-126. [18] 李虹,邹庆.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1):182-198. [19] 周成,冯学钢,唐睿.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3):186-193. [20] 胡永宏. 对TOPSIS法用于综合评价的改进[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4):572-575. [21] 朱江丽,李子联.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2):75-82. [22] 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76-82. [23] 唐晓灵,杜莉.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20,36(7):164-169. [24] WANG Y Q,TSUI K Y.Polarization orderings and new classes of polarization indic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2000, 2(3):349-363. [25] 金凤花,富立友,钟伟.都市圈创新能力极化发展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3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