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慧丽. 合作社如何“不空壳”[J].人民论坛,2019(4):67-69. [2] 张新文,高啸.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9(3):101-107. [3] 崔照忠,刘仁忠.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博弈分析及最优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 114-121. [4] 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4-13,62. [5] 崔宝玉,徐英婷,简鹏.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率测度与改进“悖论”[J].中国农村经济,2016(1):69-82. [6] 郭熙保,冷成英.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十大特征—基于武汉和郎溪 607 户家庭农场的比较分析[J].经济纵横,2018(10):43-58. [7] 朋文欢,傅琳琳.贫困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机理分析—来自广西富川县的经验[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 134-144. [8] 朋文欢. 农户分化背景下农民合作社的益贫性[J].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2):47. [9] 朋文欢,黄祖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内生转换模型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考察[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4):57-66. [10] 徐旭初,邵科.新形势下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农村改革 30 年: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09(1):92-96. [11] 高雅,吴晨.农民合作社异化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27-32. [12] 黄祖辉.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变革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61-69. [13] 姜磊,柏玲,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分析——兼论三系统耦合公式及其扩展形式[J].自然资源学报,2017,32(5):788-799. [14] 赵晓峰,赵祥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与小农经济的发展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18(4): 99-107. [15] 邓衡山,徐志刚,应瑞瑶,等.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在中国难寻?一个框架性解释与经验事实[J].中国农村观察,2016(4):72-83,96-97. [16] 樊丽明,石绍宾,张靖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给“俱乐部产品”及其经济效应[J].财政研究,2011(1):15-17. [17] 姜松,王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经济效应及其实现条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28(3):61-69. [18] 王丽佳,霍学喜.合作社成员与非成员交易成本比较分析——以陕西苹果种植户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3(3):54-64,71,92. [19] 徐志刚,朱哲毅,邓衡山.产品溢价、产业风险与合作社统一销售—基于大小户的合作博弈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7(5):10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