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M].黄剑波,方静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9-290. [2] 赵中建,梁君兰.文化景观的粒子界定及其度量[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5-91. [3] 赵中建,梁君兰.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1):86-92. [4]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4-5,4-17. [5] 赵中建,张卓.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126-132. [6] 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 [7] 金其铭,董昕,张小林.乡村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47-283. [8] 谢花林,刘黎明,李振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101-104. [9] 刘滨谊. 人类聚居环境学引论[J].城市规划汇刊,1996(4):5-11,65. [10] 王云才. 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山东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11]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12] 赵中建. 论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互动影响[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3(1):36-39. [13] 段帮瑞. 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78-181. [14] 李鹏,冯国芳.廊道网络指数评价方法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2013(11):72-74. [15] 原煜涵. 哈尔滨主城区生态网络规划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