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刁现民. 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5):531-535. [3] 郑楠楠,綦文涛,王春玲,等. 不同品种能够谷子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成分差异化分析[J]. 粮油食品科技,2018,26(2):34-39. [4] 杨延兵,张涵,王润丰,等. 谷子籽粒小米黄色素含量的测定[J]. 中国粮油学报,2019,34(3):121-125. [5] 唐启义,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6] 杨红艳,徐肖,栾海业,等. 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1,38(3):18-22,48. [7] 王美霞,陈保国,张之奇,等. 早熟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21,40(1):108-111,127. [8] 陈晖,周佳民,黄敏,等. 中籼迟熟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08,27(11):105-107. [9] 王立秋. 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学,2001,9(2):44-46. [10] 屈洋,王可珍,刘洋,等.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9,65(2):39-41,67. [11] 唐家瑞,何二良,郭天顺,等.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马铃薯区试品种[J]. 中国马铃薯,2010,24(3):132-135. [12] 周佳敏,梁颖颖,李思源,等. 豫西丘陵地区谷子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J]. 贵州农业科学,2020,48(11):19-22. [13] 田岗,王玉文,刘永忠,等. 长治市15个谷子品种种植的综合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8-20. [14] 解慧芳,魏萌涵,王淑君,等. 华北夏谷区谷子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35(3):34-36,41. [15] 张艾英,刁现民,郭二虎,等. 西北春谷早熟区谷子品种十五年变化趋势及主要性状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496-4506. [16] 张艾英,郭二虎,刁现民,等. 2005-2015年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育成品种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486-4495. [17] 李志江,马金丰,李延东,等. 东北春谷区近年来谷子育成品种的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507-4516. [18] 栾素荣,王占廷,李青松.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15-116,118. [19] 陈国秋.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谷子综合评判上的应用[J]. 杂粮作物,2001,21(2):16-17. [20] 史根生,史关燕,杨成元,等. 谷子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农学学报,2016,6(5):1-5. [21] 解云,郭世华. 谷子品种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6):2064-2072. [22] 吕建珍,马建萍,赵凯,等. 23个谷子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J]. 种子,2020,39(11):126-132. [23] 贾小平,袁玺垒,陆平,等. 中国71个谷子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种子,2017,36(9): 63-66. [24] 闫锋. 黑龙江省晚熟谷子种质资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7):30-33. [25] 魏萌涵,解慧芳,邢璐,等.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2018(4):42-47. [26] 刘思峰.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八版)[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62. [27] 赵禹凯,王显瑞,陈高勋,等. 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