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平. 我国农村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0(2):143. [2] 陈中伟.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资源与环境困境分析[J].生态经济,2016,32(11):92-97. [3] 王瑞兰. 农村人口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初探[J].财贸研究,1993(5):60-62. [4] 王莹莹. 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2):135-140. [5] 吕金兴,周忠学.陕西省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演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4):16-21. [6] 赵菊花. 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78-83. [7] 付云鹏,李燕伟,丁义文,等.辽宁省14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0(2):74-80. [8] 杜筱,王清君.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演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7):186-190. [9] 张彩霞,韩正涛.河北区域经济绿色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统计与管理,2021,36(12):105-110. [10] 田学斌,魏孟举,陈艺丹.县域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5):73-80. [11] 王辉,苑莹,刘帆,等.辽宁省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19(3):29-37. [12] 戴文磊,张士杰,李天琦.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联耦合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28-35. [13] 付云鹏,李燕伟,徐琛,等.城市人口结构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时空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2017,35(4):160-164. [14] 刘玉凤,高良谋.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35(10):134-137. [15] 张洪,方文杰,陶柳延.长三角中心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 53(5):84-91. [16] 张筱娟,徐维祥,刘程军.粤港澳“经济-土地-人口-社会”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分异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10):54-64 [17] 刘元发. 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7):92-93. [18] 邢颖,杨芳,张杭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都匀市农村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33(11):231-238. [19] 曹优. 浙江省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8. [20] 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21] 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等.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6):853-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