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重要讲话精神[N].南方日报,2016-06-02. [2] 梁锡儒. 科普旅游一个新业态[J].科普纵横,2001,12(16):24-25. [3] 刘湘南,刘家福,修丽娜.东北地区科普旅游电子地图的设计与技术关键[A].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山东青岛:中国地理学会,2002. [4] 李晓琴.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四川地址学报,2002,3(22):171-173. [5] 王剑,彭建.龙宫风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初探[J].中国岩溶,2003,3(21):236-241. [6] 李绍刚. 吉林生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示范大学,2004. [7] 陈锐凯,钟学斌,孙志国.咸宁岩溶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204-206. [8] 宇文扬,李和平,严冬琴,等. “里应外合”拓展植物园科普旅游空间——以南京中山植物园为例[A].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福建厦门:中国植物学会,2010. [9] 卢志恒,李志富,孙德军.整合森林资源发展科普旅游——宁城县黑里河森林资源旅游开发建设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4(33):105-106. [10] 李营. 如何改善青岛海洋科普的效果[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9-10. [11] 李黎. 基于游客感知的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2. [12] 刘鑫阳. 基于游客感知的神农架国家地址公园科普旅游产品开发[D].武汉:湖北大学,2014. [13] 鹿磊,陶卓民,李蒲玲.基于GIS的中国科普旅游资源时空分异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7,3(34):43-52. [14] 宋贝贝.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地质公园旅游科普系统构建研究——以广西融安石门地质公园为例[D].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15] 雷彬.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6. [16] 王美钰. 文化创意视角下桂林植物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18):20-24. [17] 曾凡伟. 基于层次-熵权法的地址公园综合评价——以兴文、四姑娘山、剑门关地质公园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18] 郭英敏. 基于昂普分析的黑龙江公寓科普旅游开发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19] 唐果林. 基于RMP分析的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科普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8. [20] 陈炜. 基于TCM和CVM方法的生态科普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以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9(1):69-75. [21] 吴宇辉,肖时珍,胡馨月,等.基于SWOT-AHP模型的化石类国家地址公园科普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20,4(36):133-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