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慧芳, 刘友兆, 毕如田, 等. 基于用地竞争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用地类型判定[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10):258-266. [2] 屠代豪, 陈文波, 刘云, 等. 基于两次平衡计算的南昌市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4):95-104. [3] 赵华甫, 高鹏, 范树印. 基于线性规划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空间配置方法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6):176-183. [4] 陈艳华, 黄贤金, 林依标. 丘陵山区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空间配置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22):267-275. [5] 胡琴, 陈为峰, 王文中, 等. 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适宜性定量评价研究[J]. 土壤通报, 2018, 49(4):794-800. [6] 张凤荣, 周建, 徐艳. 黑土区剥离建设占用耕地表土用于农村居民点复垦的技术经济分析[J]. 土壤通报, 2015, 46(5):1034-1039. [7] 高世昌, 陈正, 孙春蕾. 土壤剥离有多贵?——对若干省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成本调查研究[J]. 中国土地,2014(11):37-39. [8] 蔡琳亭,胡鑫,周维禄.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的效益分析——以云阳县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7(3):10-13. [9] 窦森,董雪,董丽娟,等. 松辽平原表土剥离技术体系——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36(2):127-133. [10] 谭永忠, 韩春丽, 吴次芳, 等. 国外剥离表土种植利用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23):194-201. [11] 程从坤.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3):8017-8019. [12] 余敦, 袁胜国. 江西省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的技术探讨[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8):47-51. [13] 林爱文, 胡艳荣, 胡立峰. 三峡库区土地整理“移土培肥工程”设计研究——以兴山县峡口镇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8(4): 126-129. [14] 宋子秋. 浅谈实施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问题[J]. 中国土地, 2017(3):43-44. [15] 沈志勤, 严庆良, 何佑勇. 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的思考[J]. 国土资源情报, 2015(4):36-40. [16] 陈心佩, 钟守琴, 魏朝富.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层土壤剥离潜力评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5):289-96. [17] 李艳艳. 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潜力调查与再利用方向研究——以柳州市区为例[J]. 区域治理,2019(7):250,255. [18] 杨紫千, 刘小庆, 王秋兵. 表土剥离再利用方向及路径[J]. 中国土地,2017(11):28-9. [19] 南昌市统计局. 2019年南昌市统计年鉴[EB/OL].(2020-05-18)[2020-10-10]. http://tjj.nc.gov.cn/zbft/front/tjjnjnew/2019/mobile/index.html. [20] 宋富强, 杨建波, 武红涛, 等. 耕层剥离利用对土壤结构和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综述[J]. 河南科学, 2019, 37(12):1943-1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