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商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康拉德·菲利普·科塔克.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索[M].黄剑波,方静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第十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 王永友,史君.“文化共享”理念的理论演进与实践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49-156. [5] 戴代新,戴开宇.历史文化景观的再现[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6] 徐复观.论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7] 孙关龙.断层文化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7-12. [8]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范祖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9]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0] 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2] 胡海省.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3]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M].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14] 韦世林.空符号与空集合的微妙关系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4):42-47. [15]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16] 王景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规划[J].小城镇建设,2010(4):44-49. [17] 张晓,姜劲松,牛元莎,等.文化规划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2):15-23. [18] 孙运宏,宋林飞.当代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艺术百家,2016,32(6):59-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