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80(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5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第5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88-289. [3] 张叶青,谢一辉,黄丽萍.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07-110. [4] 姚瑰玮,陈湛娟,杨斯斯,等.翅茎白粉藤化学成分鉴别预试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5):83-85. [5] 王金兰,吕丹,梁晓艳,等.白花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1,34(11):1706-1708. [6] 刘胜民,谢卫东,孟凡君. 苦荬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75-977. [7] 刘畅,严铭铭,邵帅,等.山苦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0):231-234. [8] 丁惠,刘田园,程素盼,等.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及其分析检测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0):168-172. [9] 张翀,郎朗.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5,28(2):235-238. [10] 姜萍. 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测定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104. [11] 秦红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材和中成药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4):8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