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刘瑞娜,杨太明,陈金华,等.安徽省春季连阴雨分布特征及其对油菜产量影响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4):252-256. [3] 陈晓艺,岳伟,王晓东,等.安徽省油菜主要发育期预报业务化模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75-80. [4] 刘瑞娜,杨太明,王晓东,等.近50年安徽省油菜涝渍灾害时空变化分析[J].农学学报, 2016, 6(1):110-116. [5] 陆魁东,彭莉莉,黄晚华,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南油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J].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2):191-196. [6] 曹宏鑫,张春雷,李光明,等.油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J].作物学报,2006,32(10):1530-1536. [7] 黄淑娥,祝必琴,辜晓青,等.鄱阳湖地区油菜生产气象条件分析与种植气候区划[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31(5):167-171. [8] 陆魁东,彭莉莉,黄晚华,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南油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J].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2):191-196. [9] 王文军,童明达,唐继云.油菜产量的气象模拟分析[J]. 作物杂志, 2010(3):38-41. [10] 梁轶,李星敏,周辉,等.陕西油菜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1):50-57. [11] 沈惠聪,江宇.甘蓝型油菜种子主要脂肪酸气象生态效应及数学[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0,16(1):69-76. [12] 董芹,霍焱,蒋骏,等.油菜生育期气象指数等级及灾害预警指标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0):84-90. [13] 孙玉莲,边学军,黄成秀,等.甘肃临夏高寒区油菜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预测气候模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2):53-57. [14] 宋迎波,王建林,陈晖,等.中国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研究[J].气象,2008,34(3):95-101. [15] 方丽,李涵茂,戴鹏飞,等.湖南省油菜生育期间气候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分析[J].气象科技,2014,42(4):725-730. [16] 郭翔,王明田,李金建,等.四川盆地区油菜农业气候适宜性分析与精细化区划[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2):408-414. [17] 蔡承智,王芳,莫洪兰,等.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油菜单产预测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71-76. [18] 徐飞. 灰色预测模型在我国油菜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854-3855. [19] 张晓云,孔祥萍,张海春.高寒地区油菜花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测模型[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3):102-106. [20] 王占林,张海春.基于多元回归的高寒地区油菜产量预测模型[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4):38-41. [21] 戴清明,吕爱钦,何维君,等.洞庭湖区油菜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避灾对策[J].作物研究,2006,20(1):37-42. [22] 余兆海. 气候条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81,14(5):64-70. [23] 秦鹏程,刘志雄,万素琴,等.基于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模型的湖北油菜产量限制因子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6,37(6):691-699. [24] 徐羽,徐刚,吴艳飞,等.重庆市参考作物蒸散量及湿润指数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176-181. [25] 刘柏林. 基于电网运行数据集的电力系统运行评估及优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7. [26] 丁世飞,齐丙娟,谭红艳.支持向量机理论与算法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1):4-12. [27] 陶卿,曹进德,孙德敏.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回归方法[J].软件学报, 2002(5):156-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