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曾中,程明虎,曾小苹. 中国持续暴雨及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预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z1):134-142. [2] 高守亭,周玉淑,冉令坤. 我国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2018,42(4):833-846. [3] 丁一汇. 陶诗言先生在中国暴雨发生条件和机制研究中的贡献[J]. 大气科学,2014,38(4):616-626. [4] 许霖,姚蓉,李巧媛,等. 湖南盛夏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 15-22. [5] 叶成志,潘志祥,刘志雄,等. “03.7”湘西北特大致洪暴雨的触发机制数值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4):468-478. [6] 毛冬艳,周雨华,张芳华. 2005年初夏湖南致洪大暴雨中尺度分析[J]. 气象,2006,32(3):63-70. [7] 陈红专,叶成志,唐明晖. 2011年6月湖南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 气象,2013,39(12):1580-1590. [8] 李峰,张芳华,熊敏诠,等. 2005年“5.31”湖南暴雨过程触发维持机制[J]. 气象,2006,32(3):71-77. [9] 杨新,柯文华,张小荣,等. 两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对比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4,35(4):1-4. [10] 刘屹岷,吴国雄. 副热带高压研究回顾及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 气象学报,2000,58(4):500-512. [11] 吴国雄,刘屹岷,刘平.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J]. 气象学报,1999(3):257-263. [12] 刘屹岷,吴国雄,刘辉,等.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J]. 气象学报,1999(5):525-535. [13] 张树民,缪燕,周金磊,等. 副热带高压脊线附近江苏两次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J]. 暴雨灾害,2017,36(5):422-430. [14] 尹红萍,曹晓岗. 盛夏上海地区副热带高压型强对流特点分析[J]. 气象,2010,36(8):19-25. [15] 柯文华,杨端生,陈映强. 一次强盛副高控制下的短时暴雨诊断分析[J]. 广东气象,2008,30(2): 31-33. [16] 杨浩,江志红,刘征宇,等.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水汽输送气候特征分析——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对比[J]. 大气科学, 2014,38(5): 965-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