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冯岳,褚蔚,隋新霞,等. 小麦冬春性人工低温春化鉴定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8,50(1):9-15. [2] 陇东. 黄淮南片冬麦区小麦品种冬春性与生育期的关系[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7. [3] 马雪. 豫中区不同冬春性小麦群体构建和光能资源利用的研究[D]. 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4] 曹新友,刘建军,程敦公,等. 小麦品种冬春性、抗寒性与广适性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210-1214. [5] 史永辉,王爱丽,王芙蓉,等. 不同时期播种判别小麦冬春性可行性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1(5):25-28. [6] 王锐,杨雪芹,李新华,等. 最佳播期法鉴定豫北小麦冬春性的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1(4):1-3. [7] 梁宜策,米跃军,吕雪娥,等. 关于以小麦主茎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量化品种的冬春性的探讨[J]. 陕西农业科学,2011(1):53-57. [8] NY/T2644—2014,普通小麦冬春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S]. [9] 王建林,栾运芳,胡单,等. 栽培大麦冬春性判定的综合顺序分类法[J]. 大麦科学,2005(4):18-21. [10] 娄莹,黄林周,胡银岗,等.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19-2632. [11] 胡承霜,罗春梅. 小麦通过春化的形态指标及温光组合效应[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88,3(2):1-7. [12] 曹广才,甘吉生,吴东兵,等. 小麦主茎叶片脉数变化规律与品种生态型分类体系[J]. 北京农学院学报,1988,3(2):128-135. [13] 王怡,高翔. 小麦品种春性化趋势成因分析[J]. 麦类作物,1995(3):40-41. [14] 赵虹,胡卫国,詹克慧,等. 黄淮南片冬麦区主导品种春化基因及冬春性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3):495-504. [15] 王鹏,张春庆,陈化榜,等. 小麦冬性强弱评价体系的建立[J]. 生态学报,2012,32(4):227-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