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5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2-10
    综述
    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卢美名, 尹雯悦, 刘传龙, 张茗茜, 柳文睿, 王新
    2019, 58(3):  5-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1
    摘要 ( 439 )   PDF (1336KB) ( 6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除草剂施入土壤后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关于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降解土壤中除草剂的主要途径是微生物降解。主要综述了4类常见除草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恶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的残留危害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的降解途径以及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及评述
    吴九兴
    2019, 58(3):  9-1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2
    摘要 ( 574 )   PDF (1363KB) ( 2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村居民点是城乡建设用地中重要的用地类型。农村居民点利用水平对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政策影响很大。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现有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内涵、现状与意义;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的意义、评价指标与方法;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的实现路径等方面。研究认为,应重视村庄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农村居民点利用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农村居民点利用评价模型、驱动力模型、行为决策模型等,建立基于实际行为主体的居民点利用研究模式。
    紫穗槐果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梁亚萍, 郭红霞, 纪明山, 李修伟
    2019, 58(3):  15-1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3
    摘要 ( 492 )   PDF (1327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从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果实中分离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从紫穗槐果实中获得高效杀虫成分,探讨其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为开发利用紫穗槐植物资源,研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育种·栽培
    从2011—2018年区试结果看湖北省油菜新品种发展趋势
    胡海珍, 汪品三, 常海滨, 梅凯华
    2019, 58(3):  19-2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4
    摘要 ( 530 )   PDF (1349KB) ( 3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2011—2018年湖北省油菜(Brassica napus L.)区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湖北省油菜品种的选育以高产育种为主,杂交品种多,常规品种少,中晚熟的品种多,早熟的品种少;油菜在品质育种方面取得突破,双低品种率达到93%以上;油菜的菌核病多数年份普遍发生,抗性育种急须加强;株型普遍较高,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对株高矮化及矮秆基因需求迫切。
    中籼稻自然变异种紫中籼稻Y及其栽培技术
    严再蓉, 黄慰, 韦红边, 杜家会, 黄有林
    2019, 58(3):  22-2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5
    摘要 ( 477 )   PDF (1301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8月中旬,在贵州省兴义市中籼稻生产区偶然获得3粒紫色中籼稻种子,命名为紫中籼稻Y。经鉴定圃观察,可知该资源具有紫红色特征并具稳定遗传性,分蘖8~65个,抗性强,生育期173~180 d,千粒重18~20 g,稻米细长紫色且无心腹白。由栽培试验得出,该资源产量12.0~13.5 t/hm2,大于常规中籼稻或杂交中籼稻,出米率75%~78%,能旱植;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该资源属于优质稻米。
    油菜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的构建
    周济铭, 杨建利, 王春丽, 王周礼, 张智
    2019, 58(3):  24-2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6
    摘要 ( 413 )   PDF (1395KB) ( 2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油菜(Brassica napus L.)绿色高效技术“12345”模式是以高产为基础,以绿色高效为目标,按照品种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要求,以机械为载体,集成应用高产高油宜机械化品种陕油28和秦优28来实现高产目标;应用控氮配方施肥技术和精准施药综合防治技术来实现绿色目标;利用机械化精量直播技术、三位一体无人机飞防技术和提效减损机械化收获技术,采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路线开展生产,实现了油菜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可以实现每公顷用工15个以下,肥、药减施20%,生产成本下降至4 500元左右,生产油菜子3 000 kg左右,纯收益7 500元的生产目标。
    播期对信麦69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陈真真, 陈金平, 周国勤, 李玉峰, 谢旭东, 李刚, 王磊, 朱保磊, 尹志刚, 张波
    2019, 58(3):  27-3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7
    摘要 ( 535 )   PDF (1572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信麦69在河南省信阳市的适宜播期,通过设置10个不同播期研究播期对小麦生育进程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龄、分蘖数、单茎鲜重、单茎干重、株高、穗粒数、灌浆速率、穗长和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信麦69在信阳市最适宜播期为10月25—30日。
    高吸水性树脂对夏玉米土壤含水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赵鑫, 王振, 李新民, 王峰, 韩彦龙, 曹盛, 张宝林, 王创云
    2019, 58(3):  31-3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8
    摘要 ( 488 )   PDF (1418KB) ( 2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不同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水分蒸发、夏玉米(Zea mays L.)蒸腾蒸发土壤水分含量及夏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5%以上剂量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腾蒸发损失量显著低于0(CK)和0.10%剂量树脂处理;各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量呈现出0.10%剂量及CK>0.25%剂量>0.50%及以上剂量的趋势;各树脂处理夏玉米蒸腾耗水量没有显著差异;0.10%及0.25%剂量处理夏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比较,0.25%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处理在一定情况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提高出苗率。
    资源·环境
    种养结合模式对池塘养殖尾水的循环利用效果
    陶玲, 李晓莉, 宋超峰, 彭亮, 代梨梨, 李谷
    2019, 58(3):  34-3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09
    摘要 ( 471 )   PDF (1315KB) ( 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小试测坑试验研究了池塘养殖尾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在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和茭白(Zizania aquatica L.)两种水生经济植物种植中的消减和循环利用效果。结果显示,表面流运行方式下,两种植物种植测坑出水中溶解氧均显著升高且水温显著降低;两种植物种植测坑对养殖尾水中NO2--N、NH4+-N、总氮、总磷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去除率分别达到11.30%~26.27%、8.30%~26.60%、1.87%~20.60%、10.79%~19.70% 和23.00%~30.65%,且随着水力负荷增加,莲藕和茭白种植测坑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均显著降低。利用莲藕和茭白对池塘养殖尾水进行循环利用,使池塘养殖尾水中的养分和水分得到双重循环利用,是降低水产养殖污染排放和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猕猴桃产量的影响
    石岩, 万红莲, 王宝琪, 毛楠
    2019, 58(3):  38-4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0
    摘要 ( 489 )   PDF (1571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2005—2016年气象数据和猕猴桃产量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利用Excel、ArcGIS等软件分析了猕猴桃生长膨大期(5—7月)和成熟期(8—10月)两个阶段气温、降水、日照时间三大气象因子的变化与猕猴桃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宝鸡市近12年猕猴桃的单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果业的生产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气候变化制约,猕猴桃单产与气温变化、日照时间呈正相关趋势,与降水量变化呈负相关趋势;气候变化对果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互联网+”的大力推广以及人为因素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气候变化对果业发展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宝鸡市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阜阳市气象要素与小麦千粒重的关系分析及预测
    王晓玲, 张庆奎, 张桂芳
    2019, 58(3):  42-4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1
    摘要 ( 454 )   PDF (1417KB) ( 2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2006—2015年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抽穗至成熟期间千粒重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时段日最低气温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日照时间和总日照时间。并建立了以气象主要影响因子与千粒重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作为预测小麦千粒重的依据,2016—2017年独立预测检验精度在67%,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不同施肥处理对枸杞宁杞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黄婷, 张波, 刘俭, 秦垦, 戴国礼, 邹文勇
    2019, 58(3):  45-4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2
    摘要 ( 405 )   PDF (1314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找出适宜于宁夏中宁地区枸杞(Lycium barbarum)种植的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方案,设置了6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比分析了仅施用黄腐酸钾、顺宝、牛羊粪3种有机肥和分别同时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枸杞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在施入不同有机肥的比较中,无论是夏果或是秋果,施用有机肥顺宝的枸杞果实中的总糖含量都较高;施入牛羊粪处理的夏果中多糖含量较高;施入黄腐酸钾处理的秋果中多糖含量较高。在仅施有机肥和同时施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较中,夏果中,牛羊粪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总糖含量和多糖含量均为最高,黄腐酸钾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秋果中,仅施有机肥顺宝处理的总糖含量最高,黄腐酸钾与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仅施有机肥牛羊粪处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由此可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枸杞夏果品质提高有重要作用。仅施有机肥牛羊粪有利于秋果枸杞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提高;无机肥的加入对枸杞秋果的多糖含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更有利于中宁地区枸杞夏果果实中营养成分的提高。
    腐植酸控释肥对机插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世伟, 杨洪国, 王新娟, 冯尚宗, 赵理, 赵桂涛, 孙卿
    2019, 58(3):  48-5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3
    摘要 ( 456 )   PDF (1355KB) ( 2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临稻16为材料,研究了腐植酸控释水稻免追肥对机插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控释水稻免追肥显著影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常规施肥处理(CK)相比,能够减少机插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全生育期供肥平衡,后期无早衰。实际产量随腐植酸控释水稻免追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经济效益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施肥量为1 050 kg/hm2时效益最高,但后期水稻出现部分倒伏,存在减产风险,施肥量900 kg/hm2的处理群体最优,无倒伏,效益略降低,因此,腐植酸控释水稻免追肥在山东省临沂库灌稻区适宜用量在900~1 050 kg/hm2
    免追肥条件下不同肥料配方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彭成林, 夏志林, 莫静静, 陈华维, 赵建, 王军, 王明旭, 汪维维, 袁家富
    2019, 58(3):  52-5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4
    摘要 ( 453 )   PDF (1298KB) ( 2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大田间小区试验,在贵州省仁怀市针对烤烟双行凹垄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开展免追肥条件下的不同肥料配方田间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烤烟的经济指标、内在质量和化肥减施综合考虑,N施用量为91.20 kg/hm2且N、P2O5、K2O配比为1.0∶0.7∶2.4综合表现最好,与传统的单行地膜覆盖且两次追肥相比,烟叶产值增加11.0%,均价增加2.3元/kg,总糖、还原糖含量分别增加19.9%和16.9%,烟碱含量下降14.6%,化肥用量减少9.9%。
    吨田宝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朋伟, 田国英, 田东良, 于广军, 赵广才
    2019, 58(3):  55-5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5
    摘要 ( 432 )   PDF (1284KB) ( 5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保障石家庄市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优质、高产、稳产,立题研究吨田宝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吨田宝对冬小麦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与产量形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吨田宝可以促进冬小麦开花前的生长发育,灌浆初期喷施吨田宝可延长子粒灌浆期,对冬小麦产量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见适当施用吨田宝对冬小麦增产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一株冬虫夏草菌的鉴定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丁浩, 安超, 薛文娇, 马赛箭, 上官亦卿
    2019, 58(3):  57-6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6
    摘要 ( 484 )   PDF (1568KB) ( 2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分离自野生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一株真菌F4539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4539(Genbank号为KU359775)与Hirsutella sinensis(AJ309355)具有99%的相似性,初步确认F4539为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F4539发酵物20 g/L乙醇提取液的DPPH抗氧化活性为75.39%,高于同浓度国产某商品化冬虫夏草菌菌丝体胶囊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F4395发酵物和国产某商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5.96 g/L和11.61 g/L,即F4539发酵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于国产某商品。
    重庆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史铁丑, 徐晓红
    2019, 58(3):  61-6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7
    摘要 ( 530 )   PDF (1879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借助遥感调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及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占比为61.50%,水田为38.50%。从空间分布看,重庆市耕地和水田多分布在西部和中部,东部较少。从时间演变特征上看,1997—2010年重庆市耕地面积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减幅达到29.92%,其中旱地减少了33.05%,水田减少了24.25%。同时,林地面积增加明显,由29 580.1 km2增至44 834.5 km2,增幅为51.57%。耕地成为林地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其转为林地的面积占转入林地总面积的86.45%。
    植物保护
    滇黄精腐皮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杨林毅, 陈泽历, 赖清玉, 陈潞, 孙雁, 唐朝辉, 赵明富, 文国松
    2019, 58(3):  65-6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8
    摘要 ( 499 )   PDF (1485KB) ( 3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病害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进一步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验证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 序列分析方法鉴定该病原菌。结果表明,病原菌菌株的菌丝为白色,背面淡黄色,菌丝体呈絮状、贴基生长、生长茂盛;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柱形,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或肾形;从菌株的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园艺·特产
    西安地区50种大丽花的园林观赏性评价
    李仁娜, 李艳, 王宏, 赵宁, 李阳, 路强强, 杨群力
    2019, 58(3):  68-7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19
    摘要 ( 516 )   PDF (1349KB) ( 3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评价西安植物园主要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品种资源的观赏性,为西安观赏大丽花的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运用灰色系统对50种大丽花的花直径、花梗长、株高、单朵花期等主要性状进行赋值,无量纲化处理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大丽花在西安地区的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序,结果表明,云锁莲峰、雪中情与理想种的关联度达0.80,指标因子的综合表现最好,其观赏性最高。根据大丽花品种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应用建议。
    广西大芦村古树资源及其文化特色探析
    杨舒敏, 李在留, 何家琪, 郭松
    2019, 58(3):  73-7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0
    摘要 ( 587 )   PDF (1443KB) ( 4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发掘广西三大古村落之一的大芦村古树资源和古树文化,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大芦村古树种类数量、资源结构、分布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芦村古树共有24株,包括二级古树15株,三级古树9株,隶属3科3属4种,其中荔枝古树最多,体现了广西传统村落果树绿化的实用性特点。现存古树相对集中于镬耳楼、三达堂和榕树塘周边,突出了村落建筑以树作山、左右护墙、背山面水和七星伴月的乡土风水格局。大芦村古树文化内涵丰富,其中樟具有健康吉祥的宗教文化,荔枝象征“红顶当头”、大叶榕和樟寓意“笔墨文章”,表达了劳氏祖先希望后人读书为仕的美好期望。最后从宣传管护、景观营造和旅游开发角度提出古树保护与利用建议,为该村古树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
    九个香菇L808菌株的栽培比较试验
    蔡婧, 常堃, 李世华, 李军, 刘杰, 李为民, 张九玲, 肖艳, 田继成
    2019, 58(3):  77-7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1
    摘要 ( 442 )   PDF (1372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试验以9个香菇L808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栽培比较试验,发现9号香菇L808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点,适合在房县地区栽培。
    西藏不同芜菁品种生长发育的分析比较
    李静, 卓玛曲措, 王忠红, 敬志豪
    2019, 58(3):  80-8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2
    摘要 ( 418 )   PDF (1389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别对采集于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山南市曲松县的2个地方芜菁品种苗期、肉质根膨大期和收获期3个生育时期的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株高、叶片长宽比、叶面积以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藏不同芜菁品种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发育指标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拉萨市尼木县地方芜菁品种表现型较好,可进一步作为开发利用西藏芜菁种质资源的材料。
    基于绞股蓝在石山岩脚种植模式的效应分析
    冯世鑫, 闫志刚, 李力, 覃振华
    2019, 58(3):  83-8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3
    摘要 ( 466 )   PDF (1341KB) ( 2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不同的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种植模式对石漠化山区生态效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设置绞股蓝、绞股蓝-月柿、绞股蓝-果桑3种种植模式,以双季玉米为对照,分析其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有机质、氮、磷、钾等生态效应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绞股蓝3种种植模式均可提高植被盖度;绞股蓝-果桑和绞股蓝-月柿两种模式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绞股蓝-果桑模式更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经济效益以绞股蓝-果桑最好。绞股蓝-果桑种植模式适合在石漠化山区推广。
    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效应分析
    刘如灿, 戴亚, 张燕, 陶文生, 李朝荣, 王毅, 朱丛戎, 杨文敏, 周胜, 汪长国
    2019, 58(3):  87-9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4
    摘要 ( 361 )   PDF (1614KB) ( 2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均匀设计安排试验,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苯酚释放量影响的贡献率大小为切丝宽度>热风风门开度>筒壁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其中切丝宽度对苯酚释放量影响最显著。苯酚释放量与切丝宽度和HT工作蒸汽压力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热风温度和筒壁温度、筒壁温度和筒体转速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适当提高切丝宽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降低其他因素的处理强度对控制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的释放有积极作用。
    畜牧·兽医
    施肥对羊草分蘖及养分的影响
    梁敏, 杨瑞霞, 许兴, 冯燕, 马海珍, 赵凯, 毛桂莲
    2019, 58(3):  91-9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5
    摘要 ( 512 )   PDF (1514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促进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地下芽库的发生,促进分蘖量增加,提高产草量,对羊草在3种移栽方式不同肥料处理下的形态指标、养分吸收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施肥处理有利于羊草的营养生长。同一移栽方式下,施肥T2处理(N 12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60 kg/hm2)的羊草生长、氮磷钾的吸收、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低于其他处理;3种移栽方式中以大田育苗移栽的效果较好。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和栽培种植方式能够促进羊草的分蘖及提高品质和产量。
    检测分析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毒素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分析
    金海燕,胡凌云,刘荷梅,周莉,胡虓,程治国,李青,刘华梅
    2019, 58(3):  96-10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6
    摘要 ( 424 )   PDF (1481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完善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rensis subsp. israelensis)毒素蛋白定量检测方法,试验用一定浓度的磷酸缓冲溶液、纯化水洗涤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试样,去除培养基残留。用SDS-PAGE电泳法检测离心后收集到的试样菌体毒素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通过磷酸缓冲液及水洗涤试样,解决了试样中杂质干扰毒素蛋白含量检测的关键性问题,采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对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两种主要相对分子质量的毒素蛋白进行检测与定量,且重复性好,检测误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并且检测结果与产品生物效价存在显著相关性。
    生产回用水对再造烟叶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许江虹, 余红涛, 刘建平, 关平, 吉松毅, 况志敏, 王浩雅
    2019, 58(3):  102-1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7
    摘要 ( 461 )   PDF (1307KB) ( 2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再造烟叶生产废水处理回用系统产生的回用水对再造烟叶产品的安全性,对用净化回用水生产的再造烟叶产品进行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中性红细胞毒性试验以及体外细胞微核试验3项体外毒理学测试。结果表明,再造烟叶生产废水零排放系统处理后的净化回用水适用于再造烟叶产品生产,为生产废水零排放系统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信息工程
    基于云-GIS模型的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评估研究——以神农架林区为例
    路飞月, 何亚伯, 常秀峰
    2019, 58(3):  106-1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8
    摘要 ( 411 )   PDF (1547KB) ( 2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中国山区村镇的洪灾特点,从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两个方面,研究了极限降雨水平、汛期降雨水平、坡度、泥石流等10余项指标对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同时,利用GIS系统对空间指标数据和属性指标数据予以度量并进行可视化表达,建立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度评估模型,为政府构建预警应灾体系提供了依据。以神农架林区为例,运用云-GIS模型进行了洪灾的自然环境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性最高。阳日镇、大九湖镇南部以及松柏镇东南部危险性较高,需重点防范。其他乡镇洪灾自然环境危险度相对较低,新华乡南部、松柏镇西北部和下谷坪乡危险性最低。
    基于图像的课堂考勤系统开发
    朱晓蒙, 符云琴
    2019, 58(3):  111-11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29
    摘要 ( 378 )   PDF (1620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图像的课堂考勤系统,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智能化。整个图像课堂点名系统可分为五个功能模块,训练学生的人脸模型模块、课堂图像中的人脸检测模块和加载检测到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模块以及点名结果的数据显示等功能。实现一个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使课堂点名更加快速和高效的系统,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更加智能的进行学生的出勤记录管理。
    农业经济
    基于CiteSpace的共享经济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分析
    张运
    2019, 58(3):  116-12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0
    摘要 ( 449 )   PDF (1571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可视化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V对CNKI中收录的2007—2017年的811篇共享经济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通过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作者合作分析及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对国内共享经济领域内的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共享经济领域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共享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指导。结果表明,共享经济的研究机构达到46家,主力机构集中于各大科研院校,且主要是经管类院校;近年来研究共享经济的学者增多,但是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还处于较为独立的研究状态,合作比较少;共享经济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共享经济模式、共享企业、国家政策以及信用体制等方面。
    基于4P营销视角的陕西特色农产品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党养性, 王晓地
    2019, 58(3):  121-12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1
    摘要 ( 589 )   PDF (1317KB)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特色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与竞争优势,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4P营销视角分析了陕西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水准,推动区域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
    山西省低碳竞争力实证评价研究
    郭瑞洁, 石薛桥, 段宇洁
    2019, 58(3):  125-13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2
    摘要 ( 437 )   PDF (1425KB) ( 2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对全球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系统、有效地评价区域低碳竞争力发展状况,在低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运用DPSIR模型建立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在传统理想解法的基础上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理想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对山西省2006—2015年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且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山西省低碳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模式研究——以新郑市丰农林果专业合作社为例
    孙佳佳
    2019, 58(3):  132-13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3
    摘要 ( 444 )   PDF (1326KB) ( 2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河南省新郑市丰农林果专业合作社以用工扶贫、分红扶贫、产业扶贫、技术扶贫等方式解决所在区域贫困问题。通过分析丰农林果专业合作社的扶贫方式及其在扶贫工作中所参与的角色作用,进而构建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模式。
    基于均方差权值法的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唐亮, 曾庆双
    2019, 58(3):  136-13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4
    摘要 ( 395 )   PDF (1298KB) ( 2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分析评估了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泸州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整体水平接近四川省平均水平,但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和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建议泸州市加大农业投入,提升农业效率;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现代农业。
    多元补偿层次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曹秀玲
    2019, 58(3):  140-14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5
    摘要 ( 432 )   PDF (1338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对重庆市周边9个区县调查的数据,结合Logistic统计模型进行分析,探讨重庆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及住房基本状况、宅基地效用认知因素均与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存在着正向或负向相关性;不同退出主体之间由于思想观念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各类别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应该针对不同的补偿层次及微观主体不同的思想动态和客观实际,建立差异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
    城镇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司冉
    2019, 58(3):  146-149.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6
    摘要 ( 413 )   PDF (1370KB) ( 2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相关系数和回归模型,对2010—2016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与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化率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在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对耕地及失地农民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山东省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645份农户的调研
    彭开丽, 宋艳华, 陈燕, 唐睿
    2019, 58(3):  150-15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7
    摘要 ( 429 )   PDF (1440KB)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湖北省10个县区645户农户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转入土地、转出土地和不流转土地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研究区域内,农户的土地流转现象较为活跃,调查者中有58.5%的农户表示有流转意愿,同时有53.9%的受访农户已经参与过土地流转,但流转形式仍较为单一,以出租给亲朋近邻为主,租金低,效果较差。②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土地转出,年龄小、对未来农业期望高、家庭农业收入占比高、办理了养老保险的农户更愿意转入土地;而家庭承包土地质量较好、农业收入占比高、没有参与过农地流转、不知道“三权分置”的农户更不愿意流转土地。③“三权分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意愿认知和行为决策。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强“三权分置”政策宣传,制定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等建议,以保障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顺利运行,促进农地有序流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不同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分析——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俞博, 何红光
    2019, 58(3):  156-161.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03.038
    摘要 ( 422 )   PDF (1345KB) ( 2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浙江省家庭农场为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选取193家家庭农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不同经营模式下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率较好,纯技术效率过低是导致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不同经营模式下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差异较大,且“家庭农场+市场”模式整体表现出较好的经营效率;家庭农场中超过70%的农场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土地、劳动力、资金投入的相对冗余是导致家庭农场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