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红操, 谭华, 邹成林, 郑德波, 黄开健, 黄爱花. 热带玉米新品种桂单66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60(11): 16-18. |
[2] |
曾新宇, 宗洪霞, 张莉, 孙学映, 朱体超, 黄成文. 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3): 91-94. |
[3] |
陈杰, 陈展鹏, 涂军明, 蔡正军, 曹志刚, 张群, 金红梅, 张文超, 李成芳, 华红霞, 蔡万伦. 高档优质稻黄科香5号轻简化直播栽培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集成[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3): 46-47. |
[4] |
聂启军, 李金泉, 董斌峰, 胡志伟, 任志勇. 紫菜薹名优品种——洪山菜薹[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2): 133-135. |
[5] |
涂军明, 邓桥江, 曹志刚, 陈杰, 金红梅, 张群, 宋述元, 余新桥. 节水抗旱稻的特性及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20): 32-34. |
[6] |
雷朝云, 雷石富, 谢惠珏, 饶萍, 雷静, 班秀芝. 高产高糖耐逆甘蔗新品种黔糖8号的选育与应用[J]. 湖北农业科学, 2020, 59(10): 105-106. |
[7] |
谢旭东, 周国勤, 吴国强, 李刚, 尹志刚, 李宇峰, 王磊, 陈金平. 稻茬晚播小麦生育特性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7): 16-18. |
[8] |
张强, 刘祥臣, 段同锋, 余贵龙, 丰大清, 赵海英, 李平. 优质稻新源占在豫南稻区的适宜播种期和栽插密度[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24): 16-19. |
[9] |
陈杰, 涂军明, 曹志刚, 张群, 金红梅, 李成芳, 华红霞, 蔡万伦. 水稻黄科香1号轻简化直播栽培及绿色防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23): 31-32. |
[10] |
赵翠荣, 王立峰, 刘莹, 卢阳, 唐清, 李力. 襄麦D31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23): 45-48. |
[11] |
樊青峰, 李宝强, 刘飞, 李龙, 王靖, 周忠新, 孔令国. 高产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临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6): 10-11. |
[12] |
周杰平, 汤汉华, 李舒, 王记安, 杨颖, 李红霞. 香稻渝香203在孝感市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6): 20-22. |
[13] |
李秀丽, 陈法志, 戢小梅, 陈志伟, 陈镇, 杨守坤, 翟敬华. 湖北省油用牡丹低产原因及增产关键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6): 84-88. |
[14] |
刘良军, 韩烨, 万正煌. 优质高产糯稻鄂糯9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4): 21-24. |
[15] |
杨洪勇, 谢磊, 余为仆, 文举, 万峰, 徐国华, 吴芸紫. 丰两优香1号在江汉平原作再生稻的特征特性及机械化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13):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