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雪, 闫莎莎, 魏嘉, 等. 不同品种玫瑰的成分含量及产品研发进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43(4): 62-69. [2] 王辉. 基于遗传多样性的中国油用玫瑰种质资源分类与评价[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3. [3] 郑丽萍. 玫瑰花风味杏果糕工艺研究及香气成分分析[D].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23. [4] 朱婧源. 玫瑰花茶[J]. 河南农业, 2022(16): 65. [5] 田谊红,冯雅玲,王馨怡,等. 玫瑰花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及食用药用的研究进展[J].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2022,32(2):43-46,68. [6] 李慧, 白红彤. 精油玫瑰资源[J]. 生命世界, 2020(8): 44-45,43. [7] 王辉, 姚雷. 油用玫瑰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2(2): 47-51. [8] 刘涛涛, 代悦, 于淼, 等. 基于智能感官分析技术的九蒸九晒大黄饮片气味表征[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20): 116-121. [9] WANG T S, CHAO Y P, YANG F Z, et al.An E-nose and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based recognition method for processed products of Crataegi Fructus[J].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2021, 24(7):921-932. [10] 李涵, 王艳丽, 范雪花, 等.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29(13):157-165. [11] 幸小卜. 社区厨余垃圾存放阶段恶臭释放特征及环境影响[D]. 重庆:重庆大学, 2022. [12] 呼佳宁,张钢锋, 林子吟, 等. 我国恶臭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23,52(8):2452-2457,2463. [13] 蒋森涛, 段晓亮, 张东,等. 基于GC-MS和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我国东北地区代表性粳米香气组分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1-13[2024-02-03].http://doi.org/10.20048/j.cnki.issn.1003-0174.000630. [14] 冯文豪,田亮玉,施钧瀚,等.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川贝母真伪及规格辨识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3):108-118. [15] 龚伟,任聪,马姗姗,等.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特征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23,25(8):1707-1711. [16] 赵秋龙, 江群艳, 严辉, 等. 基于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不同产地枸杞子快速识别及气味差异物质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39(6): 513-522. [17] 李晶晶, 胡颖菲, 丁晓, 等. 近五年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安全的应用进展[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3, 33(5):789-794. [18] 徐泽. 电子鼻在果蔬及肉类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食品安全导刊, 2023(16): 174-176. [19] 方芳, 田孜敬, 王耀耀, 等. 基于电子鼻气味指纹图谱快速鉴别茶籽油[J]. 中国粮油学报,2023, 38(11):211-217. [20] 周围, 王波, 刘倩倩, 等. 基于电子鼻和GC-MS对不同品种玫瑰“活体”香气的研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7(2): 1-6,72. [21] 赵彩芳, 许利群, 朱燕琳, 等. 不同品种与贮藏期间玫瑰花香味的电子鼻分析[J]. 浙江林业科技, 2013, 33(4): 4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