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丽丽. 生态文明视域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推进路径[J].开发研究,2021(4): 44-49. [2] 王涛,高峰,王宝,等.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冰川冻土,2017,39(2): 229-234. [3] 汤文红. 祁连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治理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 53-54,58. [4] 汪有文.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吉林农业,2018(22):128. [5] 陈琰. 多元治理视域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20. [6] 李新,勾晓华,王宁练,等.祁连山绿色发展:从生态治理到生态恢复[J].科学通报,2019,64(27):2928-2937. [7] 杨全生,汪有奎,李进军,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5,35(1):89-95. [8] 吕劲文,乐群,王铮,等.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J].生态学报,2010,30(8): 2188-2196. [9] 赵忠宝,耿世刚,何鑫,等.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2005—205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估算[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3):264-268,275,352. [10] 张春华,居为民,王登杰,等. 2004—2013年山东省森林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J].生态学报,2018,38(5): 1739-1749. [11] 张逸如,刘晓彤,高文强,等.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近20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及碳汇(源)特征[J].生态学报,2021,41(13): 5093-5105. [12] 刘领,王艳芳,悦飞雪,等.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河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19,39(3): 864-873. [13] 刘魏魏,王效科,逯非,等.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固碳能力估算及其区域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9):2881-2890. [14] 刘兆丹,李斌,方晰,等.湖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动态特征[J].生态学报,2016, 36(21): 6897-6908. [15] 李奇,朱建华,冯源,等.中国森林乔木林碳储量及其固碳潜力预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8,14(3): 287-294. [16] 闫德仁. 内蒙古沙区森林及其碳储量估算[J].中国沙漠,2012,32(2):564-567. [17] 党晓宏,高永,蒙仲举,等.西鄂尔多斯荒漠灌丛生态系统碳密度[J].中国沙漠,2018,38(2):352-362. [18] 赵传燕,冯兆东,刘勇.祁连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以张掖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66-70. [19] 程堂仁,冯菁,马钦彦,等.甘肃小陇山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特征[J].生态学报,2008,28(1):33-44. [20] 周志勇,王襄平,郑景明,等.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碳储量计算方法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 139-146. [21] 朱文博,张静静,崔耀平,等.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以太行山淇河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2019,74(3): 446-459. [22] 任继周,林慧龙.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模拟技术研究[J].草业学报,2013,22(6): 280-294. [23] 柯新利,唐兰萍.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耦合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J].生态学报,2019,39(2):672-683. [24] 宁晨,闫文德,宁晓波,等.贵阳市区灌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J].生态学报,2015,35(8): 2555-2563. [25] 崔高阳,陈云明,曹扬,等.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5,39(4): 333-342. [26] 关晋宏,杜盛,程积民,等.甘肃省森林碳储量现状与固碳速率[J].植物生态学报,2016,40(4): 304-317. [27] 宋洁. 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森林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21. [28] 石小亮,张颖,韩争伟.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研究综述——基于北京市的选择[J].林业经济,2014,36(11): 44-49. [29] 廖慧,舒章康,金君良,等. 1980—2015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力[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1,19(1): 129-139. [30] 彭焕华,姜红梅,赵传燕.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7): 154-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