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丽颖.现代农业的强力引擎[N].农民日报,2017-09-19(001). [2] 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7. [3] 郭琰,尤飞,肖琴,等.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素贡献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4):59-64. [4] 郝晓燕,亢霞,袁舟航.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内涵逻辑与政策建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5):24-30. [5] 王淑慧. 基于C-D生产函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发展实证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9,21(4):97-99. [6] 孙秋霞,高齐圣.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政策差异[J].商业研究,2010(10):145-149. [7] 金国胜,王军,陈文辉,等. 提升湖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4):69-71. [8]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M].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 [9] 肖干,徐鲲.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8):87-95. [10] 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11] 张彦红,唐海春,田晓琴.“十五”以来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性研究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20,38(5):125-130. [12] 王洁,夏维力.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基于索罗余值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9):98-102. [13] 朱希刚,刘延风.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意见[J].农业技术经济,1997(1):17-23. [14] 李俊,郑茜,高军波.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科技要素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4):571-576. [15] 陈文辉,金国胜,王珍. 湖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190-191. [16] 汤进华,刘成武.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0):877-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