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地理研究,2015,34(9):1607-1618. [2] 王兆华,王莉霞,贾永健.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60-161,163. [3] 王永洵,王亚飞,张静文,等.海岸带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福建海岸带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21,41(10):3927-3937. [4] 刘纯军,周国富,黄启芬,等.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喀斯特山区流域生态环境效应评价[J].生态科学,2021,40(3):102-111. [5] 白娥,薛冰.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20,44(5):543-552. [6] 姚尧,李江风,杨媛媛.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社会经济功能转型与协调性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5):128-133. [7] 徐梦瑶,张正峰.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乡村工业用地转型[J].经济地理,2020,40(5):174-182. [8] 龙花楼,陈坤秋.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融合发展[J].地理学报,2021,76(2):295-309. [9] 石小伟,冯广京,YI Y, 等.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机械学报,2020,51(5):242-251. [10] 陈琼,张镱锂,刘峰贵,等.黄河流域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综述[J].资源科学,2020,42(3):446-459. [11] 杨佳嘉,徐园园,陈裕鑫,等.四川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10):2237-2246. [12] 韦绍音,陆汝成,林晓楠,等.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广西边境地区生态服务功能交叉敏感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 29(3):308-316. [13] 马小雪,吴昊,秦伯强,等.长江经济带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其景观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2022,42(10):1706-1716. [14] 张景华,封志明,姜鲁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1,33(6):1195-1203. [15]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7. [16] 王晶,侯兰功,何小勤,等.成都平原城市群200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1):360-368. [17] 杨清可,段学军,王磊,等.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8,38(1):97-106. [18] 高星,刘泽伟,李晨曦,等.基于“三生空间”的雄安新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学报,2020, 40(20):7113-7122. [19] 阿迪莱·如则,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古丽米热·艾尔肯.开都-孔雀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功能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244-251. [20] 滕雅丽,谢苗苗,王回茴,等.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以乌海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 42(19):7941-7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