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邱治军,周光益,陈升华. 海南特有珍贵红木树种——降香黄檀[J]. 林业实用技术, 2004(6):41-42. [2]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4] 张彧娜, 周晓果, 温远光, 等. 喀斯特地区三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J].广西植物,2022, 42(6):938-950. [5] 李萌,谭许脉,肖纳,等. 引种降香黄檀和顶果木对石漠化山区土壤磷素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42(4):1594-1605. [6] 陈海军,官莉莉,赖建明, 等. 降香黄檀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J]. 湖南林业科技, 2010,37(2):59-61. [7] 郭文福,贾宏炎.降香黄檀在广西南亚热带地区的引种[J].福建林业科技, 2006, 33(4): 152-155. [8] 陈文新.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体系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J]. 草地学报, 2004,12(1):1-2. [9] 葛诚. 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0] 陈文新, 汪恩涛. 中国根瘤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11] 阎世江, 李照全, 张治家. 生物菌肥的研究现状与应用[J]. 北方园艺, 2017(5):189-192. [12] 焦永刚, 郭敬华, 董灵迪, 等. 生物菌肥对土壤生态环境改良效果[J]. 北方园艺, 2017(13):135-139. [13] 王亚文, 史慧芳, 张鹏, 等. 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 2021, 11(11):27-32. [14] 刘震. 降香黄檀幼苗对不同石砾含量土壤的适应性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5. [15]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 范辉华, 赖文胜, 黄秋良, 等. 杉木不同世代良种轻基质容器育苗对比试验[J]. 湖北林业科技, 2017, 46(6):24-27. [17]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8] 李伟,曹坤芳. 干旱胁迫对不同光环境下的三叶漆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266-275. [19] 未晓巍, 吕杰, 武慧, 等. 植物根系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2(18):206-209. [20] 李文生,杨媛, 石磊, 等. 水果中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与甜度相关性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2(1):58-60. [21] 王淑杰, 王家民, 李亚东, 等. 可溶性全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与葡萄抗寒性关系的研究[J]. 北方园艺, 1996(2):77-78. [22] 张明生,谢波, 谈锋, 等. 甘薯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ATP含量变化与品种抗旱性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36(1):13-16. [23] 李明, 王根轩. 干旱胁迫对甘草幼苗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2, 22(4): 503-507. [24] 周礼恺, 张志明, 曹承绵. 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J]. 土壤学报, 1983, 20(4): 413-418. [25] 李兰晓, 王海鹰, 杨涛, 等. 土壤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造林中的作用[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20(4):60-63. [26] 黄宝灵,吕成群,吕世凡,等.益生菌肥料在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J].桉树科技,2015,32(3):8-13. [27] 周金池,马履一. 河北平山县退耕还林树种施肥效果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6):64-70. [28] 胡彩颜,康丽华,江业根,等. 三个乡土树种苗期微生物菌肥施肥效应的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12):18-24. [29] 罗佳煜,宋小双,邓勋,等. 根际促生细菌对1年生樟子松生长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1,49(10):110-116. [30] 欧阳林男,吴晓芙,李芸,等. 锰矿修复区泡桐与栾树生长与重金属积累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3):908-916. [31] 李桥, 宋其岩, 杜亮亮, 等. 微生物菌肥对杨梅幼苗生长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7, 37(3):64-67. [32] 桂莎, 胡冬南, 刘卉, 等. 不同肥料类型对幼龄油茶生长的影响[J]. 经济林研究, 2015, 33(1):62-66. [33] 徐子恒, 王志康, 陈紫云, 等. 生物菌肥对青钱柳根构型和根系形态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4):258-266. [34] 吴红萍,金映虹,陈喜蓉. 微生物菌肥对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及林木生长的影响[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37(3):1231-1236. [35] 闫帅, 崔明, 周金星, 等. 外生菌根菌肥对白皮松光响应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 43(7):42-46. [36] 张树衡, 丁德东, 何静, 等. 两种生物肥料配施对再植花椒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21,30(9):1355-1364. [37] 李丹, 黄福墩,黄铭星,等. 生物菌肥对桂花移栽苗生长的影响[J].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 35(3):261-264. [38] 鲍瑾, 刘广勤, 俞卫东, 等. 菌肥对长山核桃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42(1):56-59. [39] 王义坤, 苏厚文, 段亚楠, 等. 三种菌肥对连作平邑甜茶根系生长和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促进效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2):316-324. [40] 赵京京,王超群,董玉红, 等. 细菌肥料对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1):153-159. [41] 孙杨,王璐,赵璐,等.复合微生物菌肥对苹果再植病害调控及对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植物病理学报,2022,52(2):256-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