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静, 任志远, 张嘉琪. 汾河中下游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动态测评[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36(2):242-249. [2] REN W, TIAN H Q, TAO B, et al.China's crop productivity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as influenced by multifactor global change[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2, 18(9):2945-2957. [3] 胡文杰. 气候变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度和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4. [4] 赵汉青. 基于SPOT-4/VEGETATION数据的中国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J].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学院,2010, 33(1): 164-166. [5] QX/T 494—2019,陆地植被气象与生态质量监测评价等级[S]. [6] FIELD C B, BEHRELLFELD M J, RANDERSON J T, et al.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biosphere:Integrating terrestrial and oceanic components[J]. Science, 1998, 281(5374): 237-240. [7] 韩艳飞, 柯长青, 李晶.近30年关天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6):68-74. [8] 宋艺, 李小军, 江涛. 2008—2014年植被覆盖变化对黑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4): 204-209. [9] MEYER W B, TURNER B L.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A global perspectiv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79-93. [10] 祁燕, 王秀兰, 冯仲科, 等.基于RS与GIS的北京市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2): 1-4. [11] 熊玲, 殷克勤, 吴麟, 等. 乌鲁木齐地区生长季 NDVI序列影像的植被覆盖变化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1, 5(6):54-58. [12] 贾庆堂, 龚斌, 张林波, 等.基于NPP模型的西藏工布地区固碳释氧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357-359. [13] 陈书林, 温作民.广西人工林植被固碳释氧服务功能及其价值量评估[J].农业经济管理学报, 2016,15(5): 557-563. [14] 曲学斌, 窦华山, 高绍鑫, 等.呼伦贝尔市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 13(5):100-105. [15] 李卉, 张安定, 侯西勇. 2000—2014 年山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响应[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5(2):157-163. [16] 姜春, 吴志峰, 程炯, 等.广东省土地覆盖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6): 961-972. [17] QX/T 152—2012,气候季节划分[S]. [18] 张岩, 韦振锋, 黄毅. 1999—2012年三江源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固碳释氧量测评[J].水土保持通报, 2016,36(1):100-105. [19] 郭庆华, 喻红, 曹艳丽, 等. 北方森林草原生态过渡带的遥感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4):550-557. [20] 陈正华. 基于CASA和多光谱遥感数据的黑河流域NPP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6. [21] 雷慧敏, 叶长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差异[J].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2):158-164, 170. [22] 姜春, 吴志峰, 程炯, 等.气候波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对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 24(4): 397-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