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莹,张友华,丁克坚,等.安徽小麦赤霉病多模型预测及比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5(4):77-83. [2] 李卫国,陈华,金正婷,等.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J].麦类作物学报,2018,38(11):1374-1380. [3] 施洁琼. 基于气象相似年的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系统[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7. [4] 赵娜,杜秀明,李令蕊,等.我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控制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20,24(2):54-58. [5] 夏风,马群.2003年安徽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23(11):13-14. [6] 杨荣明,吴燕,朱凤,等.2010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2):16-19. [7] 朱勇,刘桂超,孙统庆.2012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原因初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种业,2013(4):48-49. [8] 张汉琳. 气象因素与麦类赤霉病群体流行波动的研究[J].气象学报,1987,45(3):338-345. [9] 吴春艳,李军,姚克敏.小麦赤霉病发病程度的预测[J].中国农业气象,2003,24(4):19-21. [10] 王林. 2003年六安市小麦赤霉病重发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269-270,272. [11] 张广照,王鹏.枣阳市2003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湖北植保,2004(1):11-12. [12] 徐敏,徐经纬,谢志清,等.随机森林机器算法在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穗率预测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2020,78(1):143-152. [13] 孙光忠,彭超美,刘元明,等.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81-83. [14] 杨红福,姚克兵,缪康,等.江苏省防控小麦赤霉病主要药剂及其复配剂药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8):264-269. [15] 肖晶晶,霍治国,李娜,等.小麦赤霉病气象环境成因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146-152. [16] 徐敏,高苹,徐经纬,等.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综合影响指数构建及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9,38(6):1774-1782. [17] 张洁,伊艳杰,王金水,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24-28,53. [18] 王军,缪新伟.小麦赤霉病田间分布及流行因素初探[J].农业科技通讯,2018(12):90-91. [19] DB 34/T2957—2017,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S]. [20]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8-19. [21]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69-175. [22] 贾金明. 黄河中下游小麦赤霉病气象指数的建立与应用[J].气象,2002,28(3):50-53. [23] 李刚华,丁艳峰,王龙俊,等.江淮分水岭农事实用旬历手册[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6-76. [24] 刁春友,朱叶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89. [25] 姜明波,翟顺国,王守强,等.信阳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春季降水的相关性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8,47(11):80-84. [26] 霍治国,王石立.农业和生物气象灾害[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285. [27] 任义方,罗晓春,吴佳文,等.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气象风险评估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6):92-97. [28] 马延庆,周平伟,刘长民,等.咸阳市冬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4):32-34. [29] 罗贵东,于竹娟.大竹县小麦赤霉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发病趋势预报[J].贵州气象,2010,34(1):18-21. [30] 吴亚琴. 中国中部基于气象因子的小麦赤霉病预测模型[D].重庆:西南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