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玲玲. 烟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 杨春元,王志红,林英超,等. 晒烤杂种优势新材料Y28 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1):64-68. [3] 王轶,杨春元,任学良,等. 具有高香气,杂气轻,口感好的烟草杂交制种方式[P].中国专利: CN102657076B,2013-10-02. [4] 杨虹琦,周冀衡,罗泽民,等. 不同时期打顶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04(4):19-22. [5] 韩锦峰. 烟草栽培生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张迪,周琳,赵进恒,等. 不同调制方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18,12(4):85-87. [7] 任志广,陈征,黄海棠,等. 生态条件、栽培调制措施、烤烟工艺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6):73-78. [8] 孙光伟,孙敬国,王康,等. 烤烟烤前晾制时间对烤后烟叶香气吸味和TSNAs含量的影响[J]. 烟草科技,2016,49(8):28-34. [9] 孙福山,徐秀红,王传义. 烟草调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A]. 2010—2011年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C].2012.150-158. [10] 张振臣,王建兵,吕永华,等. 广东晒黄烟在烤烟型卷烟配方中的适用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7,44(2):19-24. [11] 谢已书. 烤烟成熟采收与密集烘烤[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 [12] YC/T 159—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S]. [13] YC/T 160—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连续流动法[S]. [14] YC/T 161—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S]. [15] YC/T 162—2011, 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连续流动法[S]. [16] YC/T 217—2007, 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连续流动法[S]. [17] YC/T 138—1998, 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S]. [18] 窦玉青,张伟峰,刘新民,等. 全国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年度间变化[J]. 中国烟草科学,2015,36(2):26-31. [19] 王彦亭.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 江春,周小兵,朱启法,等. 基于化学成分的皖南各区域烟叶质量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73-75. [21] 曹景林,程君奇,李亚培,等. 恩施烟区烟叶品质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8,57(23):100-104. [22] 唐远驹. 贵州晒晾烟[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7. [23] 吴疆,张广东,杨兴有,等. 四川万源晒烟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 烟草科技,2014(11):80-83. [24] 时向东,王旭锋,林开创,等. 不同调制方法对晒红烟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4):55-58. [25] 赵立红,黄学跃. 采收时期、调制方法对两个晒黄烟品种品质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4):522-526. [26] 杨晓卫. 浅谈卷烟减害降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 41(36):14044-14046. [27] 张博,陈胜利,冯涛,等. 从农业和工业的角度阐述烟草降焦减害的技术途径[J]. 北京农业,2013(33):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