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瑛,李大海,耿涛.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深蓝渔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21-129. [2] 李文星,胡琼瑶,段炼,等. 水生生物组合对养殖水体水质调控成效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9(5):151-156. [3] 刘国锋,徐跑,吴霆,等. 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J]. 江苏农业学报,2018, 34(1): 225-233. [4] 董佳.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池塘混养系统结构优化和氮磷收支的实验研究[D]. 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3. [5] 董波,薛钦昭,李军. 环境因子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生理生态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2000(6): 636-642. [6] 徐君义,吴坚. 黑鲷、对虾、缢蛏生态混养技术[J]. 科学养鱼,2000(9): 44. [7] 刘顺,郑青松,黄培,等. 南美白对虾、黑鲷、美洲帘蛤生态混养技术[J]. 科学养鱼,2017(9): 47-48. [8] 吴国均,张曹进,任忠宏,等. 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和黑鲷的混养试验[J]. 水产养殖,2012,33(3): 10-12. [9] 张美玲,高清,李晓峰,等. 菲律宾蛤仔、海蜇、斑节对虾生态综合养殖试验[J]. 科学养鱼,2018(11): 50-51. [10] 张凯,田相利,董双林,等. 三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5(2): 44-53. [11] 郑春波,王海涛,于夕有,等. 红鳍东方鲀与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菲律宾蛤仔池塘生态养殖试验[J]. 水产养殖,2017,38(5): 14-16. [12] 郑国洪. 美洲黑石斑与对虾、花蛤生态混养技术试验[J]. 科学养鱼,2011(6): 36-37. [13] 邵秋玲,李玉娟. 盐地碱蓬开发前景广阔[J]. 植物杂志,1998(3):12. [14] 张学杰,樊守金,李法曾. 中国碱蓬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状况[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1-3. [15] 滕丽华,赵欣园,王趁义,等. 盐地碱蓬浮床对海水养殖水体原位修复的效果[J]. 水土保持通报,2018, 38(3):217-221. [16] 张亚,常雅军,刘晓静,等. 碱蓬对不同盐度富营养化模拟海水的净化效应及其生长特性[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 25(4):34-41. [17] 王趁义,郭炜超,杨娜,等. 盐生植物碱蓬在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尾水修复中的应用[J]. 水生态学杂志,2019,40(6):81-85. [18] 秦培兵,卢继武. 滤食性贝类对浅海养殖系统中营养盐循环的影响[J]. 海洋科学,2001, 25(5):27-29. [19] 刘海英,曲克明,马绍赛.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及收支平衡研究概况[J]. 海洋水产研究,2005, 26(2):79-84. [20] 王振毅,张俊彬. 金钱鱼循环水养殖系统水体细菌的多样性[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4(4):418-423. [21] 刘朋. 草鱼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氮和磷收支及变动的初步研究[D]. 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22] 孙云飞,王芳,刘峰,等. 草鱼与鲢、鲤不同混养模式系统的氮磷收支[J]. 中国水产科学,2015,22(3):450-459. [23] 李佳. 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的来源、危害及防治[J]. 河北渔业,2015(10): 81-82. [24] 丁效东. 硝态氮在盐生植物体内的渗透调节作用和吸收动力学的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6. [25] 陈剑锋,赖廷和,童万平.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pH值的变化特征[J]. 水产科学,2006(9):456-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