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奭. 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2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48-249. [3] 明清·姚澜.中医珍善孤本精选(四):本草分经[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4] 王好古. 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39. [5] 许林,皮家菊,满海燕,等.栀子不同部位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4):136-142. [6] 张红. 栀子苷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炎免疫活性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3. [7] 孙旭群,赵新民,杨旭.栀子苷利胆作用实验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5):37-40. [8] 韩宇,谢国勇,李冉,等.西红花苷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9):1806-1814. [9] 张仲景. 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2. [10] 葛洪. 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0. [11]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M].上海:群联出版社, 1955. [12]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5. [13] 宋·唐慎微.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4] 葛可久. 十药神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9. [15] 明·朱棠. 普济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16] 唐·孙思邈.银海精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16-117. [17]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18]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 . [19] 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20]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 [2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2] 杨时泰. 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9. [23] 严西亭,施澹宁,洪缉庵.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2. [24] 黄宫绣. 本草求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78. [25] 浙江卫生厅.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4. [26] 明·傅仁宇. 审视瑶函[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 [27] 清·刘若金. 本草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 [28] 雷教. 雷公炮炙论[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85. [29] 宋·王衮. 博济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30]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总论卷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 [31] 明·卢之颐. 本草乘雅半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32] 宋·齐仲甫.产宝杂录[M].明崇祯十三年闵齐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3] 龚廷贤. 寿世保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7. [34] 汪昂. 本草备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9. [35]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36] 宋林皋. 宋氏女科秘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11-313. [37]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8] 李梃. 医学入门[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28. [3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87. [4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1]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炮炙经验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73. [42] 冉懋雄,郭建民.现代中药炮制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3] 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44] 吴晓燕, 殷放宙, 周渊,等. 栀子果皮和种仁中有效成分分布规律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4):607-614. [45] 邓良,袁华,喻宗沅. 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 22(7):4-6. [46] 鲍家科,刘玲.栀子药材及其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对比[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6, 47(2):163-167. [47] 孙娜, 徐钢, 赵远,等. HPLC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西红花苷-Ⅰ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19):50-53. [48] 胡金梅. 焦栀子炮制工艺优化及其止血凝血效果研究[J]. 中药与临床, 2018, 9(4):13-15. [49] 刘婧,黄潇,付小梅,等.栀子炮制过程中颜色及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J].中成药, 2017(11):132-137. [50] 李丽,肖永庆,栾兰,等.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姜炙前后二萜色素类成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3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