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珊珊,刘冀闽.秦皇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1):33-37. [2] 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等.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生态学报,2009(2):878-888. [3] 席皛,袁国华.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7,199(1):78-84. [4] 刘文政,朱瑾.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6):75-86. [5] 王红旗,田雅楠,孙静雯,等.基于集对分析的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49(2/3):292-296. [6] 王学军. 地理环境人口承载潜力及其区际差异[J].地理科学,1992,12(4):322-328. [7] 洪阳,叶文虎.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54-58. [8] 刘寅,黄志勤,辜寄蓉,等.土地利用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评价方法研究——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6,33(5):94-104. [9] 欧弢,张述清,甘淑,等.基于GIS与均方差决策法的山区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3):454-458. [10] 廖慧璇,籍永丽,彭少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7):1253-1258. [11] 王奎峰. 山东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D].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5. [12] WANG R,CHENG J H,ZHU Y L,et al.Evaluation o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Chinese mining economic zones[J].Resources policy,2017, 53(9):20-25. [13] 王雪军,付晓,孙玉军,等.基于GIS赣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6):1325-1332. [14] 张增祥,赵晓丽.中国土地利用遥感监测[M].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12.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6] 董文,张新,池天河.我国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2):177-183. [17] 康松,刘鲜明,陈斐.江西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启示[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26(2):76-79. [18] 韩博. 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9] 廖顺宽,杨焰,王静,等.基于GIS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河口县为例[J].地矿测绘,2016,32(2):5-8. [20] 徐国泉,姜照华,薛宏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21(3):1-5. [21] 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McGraw Hill,1980. [22] 王奎峰,李娜,于学峰,等.基于P-S-R概念模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半岛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8):2133-2139. [23] 柴洁,梁建国.基于规则格网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与综合评价模型[J].城市勘察,2017,4(2):30-36. [24] 何云玲,刘雪莲,杨焰,等.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2017(1):124-128. [25] 刘国徽,甘淑,吕思思.基于江川区GIS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9):1633-1637. [26] 邓伟.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J].地理研究,2010,2(6):959-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