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新彪,魏红英. 大气PM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58(13):1171-1177. [2] 王涛,王明悦,胡威,等.中国2018年PM2.5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0,37(6):553-557. [3] 李雪梅,许东明.京津冀城市群PM2.5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35(2):174-179. [4] 赵辉,郑有飞,张誉馨,等.京津冀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于人口暴露[J].环境科学学报,2020,4(1):1-12. [5] 朱红蕊,刘赫男,张洪玲,等.哈尔滨空气质量特征及其气象要素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35(1):53-58. [6] 张瑞旭,芮守娟,王伟军,等.气象条件对西安市夏季和冬季近地面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0,29(1):165-174. [7] 张冬雯,赵琪,许云峰,等.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空气质量预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20,41(1):67-75. [8] 唐晓城.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大气污染预测模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46(1):74-78. [9] 石雪颖,熊黑钢,王亚龙,等.北京市大气重污染过程中AQI的时空扩散特征及其预测模型[J].环境工程,2017,35(7):110-115. [10] 刘盈,赵方.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的长春花形态生长模型的比较[J].上海农业学报,2019,35(6):64-71. [11] 刘楠,刘迪.数码比色法测定二氧化硫浓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J].甘肃科学学报,2018,30(2):40-44. [12] 陈振坤,贾积身,原晨冉,等.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气候变暖方面的应用—以加拿大地区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3):60-67. [13] 王静,邱粲,刘焕彬,等.山东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3,22(4):644-649. [14] 张连科,鲁尚发,焦坤灵,等.包头城区冬春大气颗粒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7,12(6):401-410. [15] 谢雨竹,潘月鹏,倪长健,等.成都市区夏季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4):975-983. [16] 严晓瑜,缑晓辉,刘玉兰,等.银川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2):21-30. [17] 于洲,刘寿东,王咏薇,等.杭州市2014年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观测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16(16):95-104. [18] 孙欢欢,倪长健,崔蕾,等.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联性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6,38(5):55-60. [19] 翟广宇,王式功,董继元,等.兰州市不同径粒大气颗粒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5,24(1):70-75. [20] 王涛,陈梦平,周梦翩,等.无锡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37(12):74-78. [21] 杜春晖,张晔.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LMM算法谐波辨识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42(21):4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