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 中国信息报,2020-03-02(002).
|
[2] |
朱菊生,郭广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概括及其划时代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19(4):1-6,17.
|
[3] |
杨菊华. 从物质到精神: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的理论建构[J].社会科学,2019(12):61-71.
|
[4] |
胡鞍钢, 郝晓宁. 应对老年健康不安全的挑战, 构建老年健康友好型社会[A].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国情报告(第十二卷2009年(上))[C].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12.27.
|
[5] |
HAZER O,BOYLU A A.The examin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eling of loneliness of the elderly[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0, 9(1):2083-2089.
|
[6] |
赖运成. 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 32(11):2429-2432.
|
[7] |
何军旗,田园,胡宓,等.农村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8):618-622.
|
[8] |
王福兴,徐菲菲,李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33-2535.
|
[9] |
张皓妍,陈长香,张敏,等.家庭亲子支持对中高龄老年人孤独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8,34(2):167-171.
|
[10] |
朱宝生,乔晓春,徐俊.北京市老年人居住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2):2645-2649.
|
[11] |
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等.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6,40(6):49-61.
|
[12] |
董亭月. 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J].调研世界,2017(8):3-9.
|
[13] |
CONG Z, SILVERSTEIN M.Intergenerational time-for-money exchanges in rural China: Does reciprocity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of older grandparents?[J].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2008,5(1):6-25.
|
[14] |
宋璐,李树茁.劳动力外流下农村家庭代际支持性别分工研究[J].人口学刊,2008(3):38-43.
|
[15] |
唐金泉.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年龄组的差异性分析[J].南方人口,2016,31(2):60-70.
|
[16] |
王萍,李树茁.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纵向分析[J].人口研究,2011,35(1):44-52.
|
[17] |
孙鹃娟,冀云.家庭“向下”代际支持行为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兼论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J].人口研究,2017,41(6):98-109.
|
[18] |
许琪,王金水.代际互惠对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1):104-115,145.
|
[19] |
费孝通. 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7-16.
|
[20] |
常亚轻,黄健元.农村“养儿防老”模式何以陷入窘境?[J].理论月刊,2019(3):138-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