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小玲, 程麟生.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J]. 高原气象, 2000, 19(3): 285-294. [2] 王文, 程麟生. “96.1”高原暴雪过程横波不稳定的数据值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0, 11(4):392-399. [3] 胡中明, 周伟灿. 我国东北地区暴雪形成机理的个例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28(5):679-684. [4] 周雪松, 谈哲敏.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J]. 气象, 2008, 34(1): 18-26. [5] 秦华锋, 金荣花. “0703”东北暴雪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J]. 气象, 2008, 34(4): 30-38. [6] 丁一汇, 王遵娅, 宋亚芳, 等.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8, 66(5):808-825. [7] 王东海, 柳崇健, 刘英, 等.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J]. 气象学报, 2008, 66(3):405-422. [8] 王遵娅, 张强, 陈峪, 等. 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气候特征[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2): 63-67. [9] 吴乃庚, 林良勋, 李天然, 等. 2008年初广东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初探[J]. 广东气象, 2008, 30(1):4-7. [10] 高安宁, 陈见, 李艳兰, 等. 2008年广西罕见凝冻灾害评估及思考[J]. 灾害学, 2008, 23(2):83-86. [11] 张润琼, 刘艳雯, 姚刚, 等. 2008年贵州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及影响分析[J]. 热带地理, 2009, 29(4):319-323. [12] 王海燕. 湖北省1954/2008年历史罕见持续低温冰雪过程对比分析[J]. 灾害学, 2011, 26(1):80-86. [13] 周慧, 朱国强, 禹伟, 等. 湖南2008年极端冰冻特大灾害成因分析及影响评估[J]. 灾害学, 2009, 24(1):80-85. [14] 姚蓉, 许霖, 张海, 等. 湖南2008/2011年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成因与影响对比分析[J]. 灾害学, 2012, 27(4):75-79. [15] 胡钰玲, 赵中军, 康彩燕, 等. 中国南方2008年与2016年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冰川冻土, 2017, 39(6): 1180-1191. [16] 王兴菊, 汪超, 李启芬, 等.贵州省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 贵州气象, 2017, 41(4):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