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一鹏, 李新峥, 周俊国. 世界南瓜生产现状及其种群多样性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25(3):112-115. [2] 沈军, 武英霞, 杨和连, 等. 不同自交系南瓜花营养成分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1(17): 62-64. [3] 刘洋, 张耀伟,崔崇士. 肉用印度南瓜营养成分含量和果实性状的相关分析[J]. 北方园艺, 2007(1): 14-16. [4] 熊玲, 陈京晓, 牟明远, 等. 南瓜的营养保健价值分析及产品的开发现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23): 395-400. [5] 黄黎慧, 黄群, 于美娟. 南瓜的营养保健价值及产品开发[J]. 现代食品科技, 2005(3): 176-179. [6] 黄黎慧, 黄群, 于美娟, 等. 南瓜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9): 45-47. [7] 陈玲. 南瓜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 重庆: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8] 迟萍. 南瓜多糖提取及其活性分析[D].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5. [9] 贾晓军, 王和平, 岳青, 等. 鲜食南瓜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J]. 北方园艺, 2019(3): 22-28. [10] 崔世茂, 陈源闽, 薛和如. 印度南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J].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5, 16(4): 57-60. [11] 周俊国, 李新峥, 朱月林, 等. 蔓生型南瓜资源部分植物学数量性状的评价探讨[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 8(1):30-34. [12] 杜晓华, 李新峥, 刘海妮, 等. 南瓜前期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 19(2): 168-171. [13] 杨永政,梁燕.樱桃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北方园艺, 2006(3): 1-2. [14] 董华芳, 王海龙, 许延波.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及前期产量的相关分析[J]. 北方园艺, 2009(4): 20-22. [15] 韩小霞, 胡新军, 粟建文, 等. 41个肉用老南瓜品种主要植物学性状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4): 80-85. [16] 杨福强, 刘素兰, 张艳,等. 42个中国南瓜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J]. 长江蔬菜, 2014(18): 8-11. [17] 杜晓华, 李新峥, 冯应亮. 中国南瓜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灰色关联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4): 851-855. [18] 褚盼盼, 向长萍, 邓正猛. 中国南瓜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系统分析[J]. 中国蔬菜, 2009(22): 7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