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DANIELS P W.Services and space: Key aspects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1995, 4(3):212-213.
|
[2] |
COE N M, TOWNSEND A R.Debunking the myth of localized agglomera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ized service economy in South-East England[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998,23(3):385-404.
|
[3] |
BURGER M J,MEIJERS E J.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10,42(6):1383-1402.
|
[4] |
李惠娟. 国外服务业集聚研究综述[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13): 18-20.
|
[5] |
UYANGA J T.Implications of the service sector growth for population change in small towns in South Australia[J]. Indonesian journal of geography,1981,11(42):1-7.
|
[6] |
陈曦, 吕斌. 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34(4): 105-111.
|
[7] |
方远平, 阎小培. 19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与趋势比较研究——以北京、上海与广州为例[J]. 经济地理, 2004(5): 614-619,637.
|
[8] |
徐志华,杨强,申玉铭. 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35(3):40-45.
|
[9] |
汪欢欢. 服务业视角下的内陆城市发展道路:影响及分类模式[J]. 中国西部, 2019(3): 34-44.
|
[10] |
仲莲, 颜丽, 毛红魁. 青海省服务业转型升级探索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 2017(10): 51-54.
|
[11] |
周成虎. 大数据时代的空间数据价值——《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评介[J]. 地理学报, 2016, 71(7): 1281.
|
[12] |
张铁映, 李宏伟, 许栋浩, 等. 采用密度聚类算法的兴趣点数据可视化方法[J]. 测绘科学, 2016, 41(5): 157-162.
|
[13] |
李阳, 陈晓红. 哈尔滨市商业中心时空演变与空间集聚特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377-1385.
|
[14] |
陈红霞.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的演变[J]. 经济地理, 2018, 38(5): 108-116.
|
[15] |
张志斌, 公维民, 张怀林, 等. 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9, 39(9): 112-121.
|
[16] |
孙克, 聂坚, 游细斌, 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J]. 经济地理, 2018, 38(2): 123-132.
|
[17] |
张海平, 周星星, 汤国安, 等. 基于GIS场模型的城市餐饮服务热点探测及空间格局分析[J]. 地理研究, 2020, 39(2): 354-369.
|
[18] |
何伟纯, 李二玲, 崔之珍, 等. 开封市主城区零售商业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 2018, 38(9): 158-167.
|
[19] |
潘裕娟, 曹小曙. 城市物流业的基本-非基本经济活动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1, 31(9): 1483-1488.
|
[20] |
冉钊, 周国华, 吴佳敏, 等. 基于POI数据的长沙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3): 163-172.
|
[21] |
薛冰, 肖骁, 李京忠, 等. 基于POI大数据的城市零售业空间热点分析——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8, 38(5): 36-43.
|
[22] |
刘雅轩, 陈彤. 基于POI数据的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园绿地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11): 36-43.
|
[23] |
李钢, 杨兰, 贺建雄, 等.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快递自提点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研究——以菜鸟驿站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12): 2024-2030.
|
[24] |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西安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空间热点特征及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37-446.
|
[25] |
涂建军, 唐思琪, 张骞, 等. 山地城市格局对餐饮业区位选择影响的空间异质性[J]. 地理学报,2019,74(6): 1163-1177.
|
[26] |
吴先赋, 李永树, 王金明, 等. 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区生活设施空间格局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2019,44(3):122-126.
|
[27] |
魏中宇, 苏惠敏, 黄荣静. 基于POI数据西安市商业集聚特征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2(4): 97-104.
|
[28] |
范梦余, 陈怡宁, 张辉. 呼伦贝尔游客POI空间格局与移动轨迹研究——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33(6): 203-208.
|
[29] |
查小磊, 张明山, 高晴, 等. 基于POI数据的长沙市生活服务业空间配套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8, 18(9): 36-39.
|
[30] |
刘畅, 李治军, 姜守旭. 基于DBSCAN算法的城市交通拥堵区域发现[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5, 5(3): 69-71.
|
[31] |
李江苏, 梁燕, 王晓蕊. 基于POI数据的郑东新区服务业空间聚类研究[J]. 地理研究, 2018, 37(1): 145-157.
|
[32] |
李新延, 李德仁. 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测绘科学, 2005(3): 51-53,5.
|
[33] |
樊东卫, 何勃亮, 李长华, 等. 球面距离计算方法及精度比较[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9, 16(1): 69-76.
|
[34] |
ESTER M, KRIEGEL H P, SANDER J, et al.A density-based algorithm for discovering clusters in large spatial databases with noise[A]. KDD'96: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C].Portland:AAAI Press,1996.226-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