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熊强辉, 杜雪莲.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10):139-145. [2] 许留兴, 熊康宁, 张锦华, 等. 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草业科学, 2015, 32(5):828-836. [3] 张军以, 戴明宏, 王腊春, 等. 生态功能优先背景下的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治理问题[J]. 中国岩溶, 2014, 33(4):464-472. [4] 王世杰, 李阳兵. 生态建设中的喀斯特石漠化分级问题[J]. 中国岩溶, 2005, 24(3):192-195. [5] 刘立才. 南川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建议[J]. 重庆林业科技, 2015(1):28-33. [6] 吕仕洪, 陆树华, 李先琨, 等. 广西平果县石漠化地区立地划分与生态恢复试验初报[J]. 中国岩溶, 2005, 24(3):196-201. [7] 吴易雄, 陶抵辉, 邓沛怡. 利用藤本植物治理石漠化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南方林业科学, 2015, 43(2):50-55. [8] 梁应林, 李仲佰, 唐继高. 适宜贵州石漠化地区栽培养羊的饲用木本植物鉴选[J]. 草业与畜牧, 2013(3):14-17. [9] 朱积余, 侯远瑞, 刘秀. 广西岩溶地区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1, 31(3):81-84. [10] 钱善勤. 广西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树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13):7832-7834, 7841. [11] 吕仕洪, 李先琨, 何成新, 等. 广西岩溶地区茶条木群落特征与人工造林研究初报[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 18(3):20-24. [12] 申文辉. 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及展望[J].广西林业科学, 2014, 43(4):395-400. [13] 吕诗. 广西凤山县两种石漠化治理模式综合效益比较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3. [14] 莫熙礼, 赵同贵, 吴彤林,等. 喀斯特山地狼尾草的生长特征[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6):327-330. [15] 孙泉忠. 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种草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贵州农业科学,2015, 43(9):94-97. [16] 柳勇, 刘厚明, 林敏. 黔西县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种草现状及发展对策[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4):46-47. [17] 全红. 浅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监测[J]. 低碳世界, 2015(19):7-8. [18] 赵萁. 石漠化治理中牧草的种植技术[J]. 养殖技术顾问, 2009(11):42. [19] 蔡小艳, 邓素媛, 赖志强, 等. 山毛豆在岩溶区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1):78-85. [20] 邓素媛, 赖志强, 蔡小艳, 等. 几种象草在桂北地区的种植表现[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9):150-152. [21] 姚娜, 易显凤, 丘金花, 等. 四种南方豆科灌木饲料在华南地区的比较试验[J].草业科学,2017,34(4):772-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