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佀国涵, 彭成林, 徐祥玉, 等. 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1): 61-68.
|
[2] |
秦尊文. 以“虾稻共作”模式为抓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潜江市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观察与思考[J]. 中国发展, 2016, 16(6):51-56.
|
[3] |
湖北省水产局. 2017 年湖北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超过800 亿元[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 2):3-4.
|
[4] |
KRISTENSEN E, PENHA-LOPES G, DELEFOSSE M, et al.What is bioturbation?The need for a precise definition for fauna in aquatic sciences[J].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2012, 446:285-302.
|
[5] |
刘全科, 周普国, 朱文达, 等.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经济效益[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10):1859-1862.
|
[6] |
徐大兵, 贾平安, 彭成林, 等.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22):5599-5602.
|
[7] |
肖求清. 稻虾共作对稻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7.
|
[8] |
LI S S, WEI S H, ZUO R L, et al.Changes in the weed seed bank over 9 consecutive years of rice-duck farming[J]. Crop protection, 2012, 37:42-50.
|
[9] |
曹凑贵, 江洋, 汪金平, 等. 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9):1245-1253.
|
[10] |
黄富强, 米长生, 王晓鹏, 等.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的优势及综合配套技术[J]. 北方水稻, 2016, 46(2):43-45.
|
[11] |
张赓, 李小坤, 鲁剑巍, 等. 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27):153-157.
|
[12] |
金鑫. 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和水稻生长的影响[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13] |
佀国涵. 长期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7.
|
[14] |
张胜金戈, 刘佩, 文志安, 等. 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水产, 2018(2):57-61.
|
[15] |
陈正刚, 徐昌旭, 朱青, 等. 不同类型冷浸田Fe2+对水稻生理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30(12):63-70.
|
[16] |
陈娜. 冷浸田亚铁和还原态硫障碍因子致毒机理及治理初探[D]. 杭州:浙江大学, 2014.
|
[17] |
寇祥明, 谢成林, 韩光明, 等. 3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米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 39(3):70-74.
|
[18] |
杨天娇, 易芙蓉, 傅志强. 稻虾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及节本增效途径分析——基于南县的实证研究[J]. 作物研究, 2019, 33(5):432-436.
|
[19] |
易芙蓉, 杨天娇, 林玮诗, 等. 稻虾轮作模式经济效益与技术需求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0):73-76.
|
[20] |
汪本福, 杨志勇, 张枝盛, 等. 基于稻虾共作模式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24):4711-4713.
|
[21] |
夏国钧.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9):253-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