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怒. 中外烟草业发展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2):61-69. [2] 王健男. 中国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 邵伏文,薛宝燕.明清时期烟草在我国的引种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5094-5096. [4] 宋军令. 明清时期对烟草药用价值的认识和利用[J].农业考古,2009(1):213-217. [5] 宓鹤鸣,位华,柳正良.烟草的本草考证及药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6):321-325. [6] 田友清,丁平,张云庆.烟草药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15, 24(9):126-128. [7] 闫宁,刘艳华,张忠锋.烟草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1):57-63. [8] 张驰,刘信平.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烟碱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4):38-39. [9] NG L K,HUPÉ M.Effects of moisture content in cigar tobacco on nicotine extraction:Similarity between soxhlet and focused open-vessel microwave assisted techniqu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2003,1011(1-2):213-219. [10] 杨效文,张孝羲.我国不同地区烟蚜种群生殖特征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1):139-144. [11] 王茂涛,张孝羲.桃蚜体色生物型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1,18(4):351-355. [12] 程新胜,韩移旺,王方晓.不同体色烟蚜的消长动态及对药剂的敏感性[J].中国烟草科学,1998(3):33-34. [13] 刘绍友,侯有明,周靖华,等.桃蚜不同体色生物型的寄主适应性[J].西北农业学报,1999,8(4):1-4. [14] 顾春波. 烟蚜的抗药性检测及机理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05. [15] 吴兴富,宋春满,邓建华,等.云南省烟蚜红绿2种体色生物型的差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240-244. [16] 程新胜,王方晓,韩移旺.烟蚜消长动态及体色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49,151. [17] 王小艺,沈佐锐.四种杀虫剂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害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性评价[J].农药学学报,2002, 4(1):34-38. [18] 王媛,陈越,张拯研,等.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潜能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075-1080. [19] 蒲德强,王勇,刘虹伶,等.四川烟区烟蚜天敌资源与分布调查[J].烟草科技,2016,49(9):27-32. [20] 蒲德强,刘东阳,刘虹伶,等.四川省凉山烟区烟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0):139-143. [21] 王小强,刘虹伶,蒲德强,等.四川凉山烟区烟蚜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7,38(6):34-40. [22] 刘琳娜. 昆明禄劝县和晋宁县烤烟病虫害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3] 袁锋,花保祯,杨从军,等.陕西省烟田昆虫区系调查与分类体系[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2):27-36. [24] 刘旭,夏先全,姚革,等.四川烟草大田生长期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1):87-91. [25] 何群. 湖南烟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26] 魏宁生,张荣.烟草蚀纹病毒(TEV)生物学及理化特性的研究[J].中国烟草,1989(1):1-6. [27] 李正跃,孙跃先,严乃胜,等.烟蚜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病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0,6(2):27-3. [28] 王凤龙. 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J].烟草科技,2002(4):43-45. [29] 李义强,刘金亮,王凤龙,等.山东河南烟草病毒病发生种类发病规律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4,10(3):7-13. [30] 洪家保,邓建华.不同体色种群烟蚜传播CMV的效率[J].烟草科技,2006(1):58-62. [31] 杨静,陈杰,杨如松,等.贵州省镇远县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71-74. [32] 饶应勇. 贵州高海拔烟区烟蚜的发生规律及其对烤烟品质的影响[D].贵阳:贵州大学,2007. [33] 吴雨明,何玉安,王林玉,等.贵州黔南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重病区蚜虫发生规律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5):48-50. [34] 陈学新,任顺祥,张帆,等.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1):9-18. [35] 王夸平,詹莜国,潘悦,等.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综合防治烟蚜的效果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67-1570. [36] 刘训理,王超,吴凡,等.烟草根际微生物研究[J].生态学报,2006,26(2):552-557. [37] 曾钰. 我国烟蚜防治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26-827. [38] 陈杰,付继刚,杨天沛,等.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6):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