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团结,盖钧镒,李海旺,等.超高产大豆育种研究的进展与讨论[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29-37.
|
[2] |
刘明,卜伟召,杨文钰,等.山东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8,40(3):344-351.
|
[3] |
王一,杨文钰,张霞,等.不同生育遮阴时期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39(10):1871-1879.
|
[4] |
唐崇伟. 江汉平原大豆品种利用与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80(4):11-12.
|
[5] |
董华兵,吴培洋,田同勇,等.江汉平原大豆高产栽培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360-1364.
|
[6] |
邓军波,杨芳,陈艳,等.江汉平原早熟大豆新品种适应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2):2212-2214.
|
[7] |
王云,张翡翠,彭友林.三个玉米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4):668-670.
|
[8] |
史万华,李栋烈,朱家明,等.烤烟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中国烟草科学,2003,24(2):28-30.
|
[9] |
彭慧元,邓宽平,周从福,等.马铃薯引进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2012,31(10):110-111.
|
[10] |
李晓勇. 大豆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及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6.
|
[11] |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
[12] |
邱丽娟,常汝镇.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13] |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J].大豆科学,2010,29(2):255-259.
|
[14] |
邓聚龙. 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9-74.
|
[15] |
申忠宝,王建丽,潘多锋,等.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3):75-77.
|
[16] |
张海燕,焦碧婵,李贵全.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2):27-29.
|
[17] |
何志华,夏燕,李清超,等.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1):99-103.
|
[18] |
郝瑞莲. 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大豆通报,2002(2):11-12.
|
[19] |
舒文涛,李金花,耿臻,等.黄淮海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48-51.
|
[20] |
徐巧珍,张学江,沈金雄.不同类型大豆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4,16(4):41-45.
|
[21] |
王大秋,赵爱莉,高敏.大豆分枝性状对产量作用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3,15(4):106-108.
|
[22] |
张富厚,郑跃进,王黎明.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42-4843.
|
[23] |
乔海涛,刘学,高林.大豆分枝与产量、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6(1):36-40.
|
[24] |
余永亮,梁慧珍,杨红旗,等.河南夏大豆区试新品种丰产稳产性评价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99-104.
|
[25] |
陈洁敏,赵九州,杨方人,等.播期对大豆开花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1998,17(3):225-230.
|
[26] |
申为民,闵宝峰,魏林楠.河南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13(5):109-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