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霖,甄峰,龙萨金.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居民休闲活动与出行的影响[J].人文地理,2013,28(1):56-61. [2] 林岚,施林颖.国外休闲制约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77-1389. [3] 苏平,吴必虎.国外城市旅游规划研究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2000(3):10-12. [4] 汪永华. 环城绿带理论及基于城市生态恢复的环城绿带规划[J].风景园林,2004(53):20-25. [5] 张媛明. 英国绿带政策经验总结及南京借鉴研究:英国2011版《国家规划政策框架草案》绿带章节解读[J].江苏城市规划,2011(12):18-21. [6] 李强,戴俭.规划制度安排与绿带政策的绩效:伦敦与北京的比较[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6):30-33. [7] 贾俊,高晶.英国绿带政策的起源、发展和挑战[J].中国园林,2005,21(3):69-72. [8] 苗琨. 城市公园绿地游憩环境承载力分析——以郑州市为例[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9] 范香. 基于建筑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深圳市综合公园空间布局均衡性分析[D].深圳:深圳大学,2017. [10] 覃杏菊. 城市公园游憩行为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11] 陈明,戴菲.基于GIS江汉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及优化布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3):16-20. [12] 张天问,吴明远.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10):51-60. [13] 同丽嘎,宁小莉,张靖.基于RS与GIS的包头市城市公园绿地休闲游憩服务半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3):202-208. [14] 李玏,刘家明,宋涛,等.北京市绿带游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地理研究,2015,34(08):1507-1521. [15] 李玏,刘家明,宋涛,等.城市绿带及其游憩利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252-1261. [16] 孙萍. 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17] 姬晓娜. 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研究——以厦门生态旅游环境评价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18] 孙混,钟林生,张爱平,等.城市生态游憩空间休闲价值对比分析——以常熟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6,35(2):256-270. [19] 李华. 上海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74-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