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戴芳澜. 中国真菌总汇[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2] 刘志恒, 邵丹, 杨红, 等.辣椒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5):556-560. [3] 郭予元.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册)[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4] 刘胜毅. 油菜菌核病菌的遗传变异及病原与寄主的互作关系[J].中国油料, 1994, 17(增刊):95-100. [5] 熊秋芳, 刘胜毅, 李合生.抗、感菌核病油菜品种几种酶活性对草酸处理的响应[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8, 17(1):10-13. [6] 刘秋, 于基成, 房德纯, 等.向日葵菌核病菌毒素的产生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32(6):422-425. [7] 刘胜毅, 周必文, 余琦, 等.菌核菌生长和产生草酸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 1993, 20(4):196-199. [8] 刘勇, 刘红雨, 曾正宜.油菜菌核病菌系致病性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23(3):54-56. [9] 李玉芳, 官春云.油菜菌核病菌侵染的组织病理学、致病及抗病机制的研究[J].作物研究, 2005(5):327-331. [10] 刘澄清, 杜德志, 黄有菊, 等.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1, 24(3):43-49. [11] 刘佳, 张匀华, 孟庆林, 等.菌核病菌毒素对向日葵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37(5):719-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