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雄,唐永群,文明.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6):1059-1064. [2] 黄淑娥,李迎春,殷剑敏.“3S”技术在江西省再生稻种植气候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4):573-576. [3] 张桂莲,屠乃美,袁菊红,等.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3):229-232. [4] 郑荣和,李小萍,张上守,等.再生稻茎生腋芽的生育特性观察[J].福建农业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61-63. [5] 王志强,刘德林,谭林.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头季后期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形成[J].湖南农业科学,2010(19):49-51,52. [6] 易镇邪,周文新,秦鹏,等.再生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源库流特性差异研究[J].作物学报,2009,35(1):140-148. [7] 李木英,石庆华,曾梅花,等.杂交稻主季库源性状对再生稻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75-181. [8] 张海峰,黄育民,林文,等.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和物质生产[J].福建稻麦科技,1991(4):41-45. [9] 冉茂林,熊洪,洪松,等.再生稻幼穗分化特性及发苗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2(2):28-33. [10] 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不同杂交稻组合再生特性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5):364-368. [11] 任天举,张晓春,王培华,等.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高产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配合力效应[J].西南农业学报,2005,18(4):382-386. [12] 徐富贤,熊洪,赵甘霖,等.杂交中稻强再生力品种的冠层特征研究[J].作物学报,2002,28(3):426-430. [13]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等.促芽肥施用时期对不同源库类型杂交中稻再生力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0,25(3):57-63. [14]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等.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50-55. [15] 胡伯华.再生稻高产栽培要把握3个关键环节[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6):57,60. [16] 刘爱中,邹冬生,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20-5121. [17] 黄其椿,何大福,黄世初,等.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73-19074,19077. [18] 易镇邪,周文新,屠乃美,等.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源库性状与物质运输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9,23(5):509-516. [19] 郑景生,沈如色,李小萍,等.再生稻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季形态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学,2016,31(8):791-796. [20] 钱太平,梅少华,张键,等.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1):14-17. [21] 范琼勇,程颜,董长利,等.再生稻亩产吨粮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技推广,2012,28(1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