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多倍体小组.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和试种[J].中国农业科学,1975,8(1):36-52. [2] 周小鹭,李集临.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23(1):90-95. [3] 云岚. 新麦草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4] 蔡得田,宋兆建,王维,等.一种高蛋白质多倍体水稻品系的选育方法[P].中国专利:CN201410149934.1,2014-04-15. [5] 蔡得田,陈冬玲,陈建国,等.多倍体水稻选育与进化育种学[A].2005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武汉: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分会,2005.110-120. [6] 蔡得田,袁隆平,卢兴桂.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Ⅱ.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进行超级稻育种[J].作物学报,2001, 27(1):110-116. [7] 张静. 特异多倍体水稻材料的胚胎学与细胞学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1. [8] 黄群策,代西梅.水稻同源多倍体的研究策略[J].杂交水稻,2006, 21(2):1-4. [9] 王爱云,陈冬玲,蔡得田.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体化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J].植物科学学报,2005,23(5):491-495. [10] 马永峰,陈建国,刘幼琪,等.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二倍体与四倍体颖花性状和剑叶性状的比较[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359-363. [11] 蒋震涛,范昆华,张建军,等.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无性系诱导及遗传特性[J].上海农业学报,1993,9(1):6-10. [12] 刘建新,陈建国,陈冬玲,等.强优势多倍体杂交水稻亲本的生长特性和开花习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3456-3464. [13] 宋兆建,杜超群,胡亚平,等.栽培稻与疣粒野生稻杂种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鉴定及比较[J].作物学报,2010,36(7):1144-1152. [14] 黄雅琴,黄群策.稻属植物染色体组多倍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09(6):19-23. [15] 刘建新,陈建国,陈冬玲,等.水稻籼粳杂种多倍体亲本开花习性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248-252. [16] 杨江主,陶大云,胡凤益,等.非洲栽培稻形态生理及与亚洲栽培稻种间育性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2):145-147. [17] 杜超群. 栽培稻/野生稻杂种及杂种多倍体的创造和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6. [18] 王建. 水稻种间杂种花粉不育的细胞学研究和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19] 胡凤益,陶大云,杨友琼,等.栽培稻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2):146-150. [20] 杨莺. 长雄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S44(t)的精细定位[D].昆明:云南大学,2013. [21] 傅雪琳,刘向东,卢永根.亚洲栽培稻与短花药野生稻种间杂交障碍观察[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3):287-291. [22] 黄群策,代西梅,梁芳.同源四倍体水稻与非洲栽培稻杂交的后效性研究[J].杂交水稻,2005,20(4):66-68. [23] 李守涛. 栽培稻与长雄蕊野生稻杂种多倍体诱导及其后代育种学特性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9. [24] 张琦. 稻属基因组间异源多倍体(AACCDD,AACD)的创建和鉴定[D].武汉:湖北大学,2008. [25] 刘如亮. 基于SSR技术的稻属不同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26] 祝剑峰. 异源多倍体水稻(AACCDD)的胚胎学与生殖不育性的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06. |